“放心放心!”挑担子的人心想,我担心被你们抢也不会担心被对方抢呢!
小插曲之后,新开门的草市变得无比地热闹起来,加上最近城内交易受限的影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加。
受前两次杭州人卖东西的影响与启发,靖难军这里也从船上搬来了一些随船的流求特产,放在在草市上交易。杭州商人立刻从中发现了商机,这些在城内非常稀罕的东西,只要能在这里以物易物,回到城里那就是可以轻松地大赚一笔。
而也是因为在城门口的插曲,那些这次带足了赎金过的人,要完成了赎回亲人之后,也在暗自琢磨,要想一个理由下次还能够再来这个地方呢?
于是有人便自告奋勇地要充当还没有谈好赎回的同伴的代表,并且与靖难军这里的人签了代理意向。转头又和现场买卖东西的人谈好下一次大家各带一些什么样的货物过来交换。
秦刚与雷雨此时穿着普通士兵的服装,在游珍以及另两名亲卫兵的保护下,专门混在人群里四处观察现场的情况。
“我们来此的目的,并不是一定要与他们打仗!而是要告诉尽可能多的人,我们不是海盗草寇,我们不是叛臣贼子,我们是光明正大的王者之师。”秦刚用着只有身边几人能听到声音悄悄地说,“所以,还有什么方法,能比像这样双方密切交易的场景更好呢?雷统制要记住,我们靖难军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消灭谁。所以,这杭州城的百姓,并非是我们的军事对象!对他们,一定要尽可能地释放我们的善意。”
一直负责秦刚安全的游珍,更是了解他的脾气,此时自己有了想法,就直接开口问道:“如果这样是最好的话,我们为何不把兵力都撤了,就只留商人和他们做生意呢?”
“正是因为有我们的强大兵力在这里,这里的生意才做得起来。”雷雨却是直接回答,“执政刚才讲的王师,我的理解首先得是师,我们只有拥有强大的武力,可以控制江防,震慑城防,所以他们才会老老实实地与我们谈判。然后我们再讲究王道,和他们讲道理,不强买强卖,客客气气地对待老百姓,大家才会承认我们。如果现在把后力、舰船撤走,就什么都没有了!”
秦刚赞赏道:“雷统制举一反三,思虑得甚是周全。做一个合格的军人,不仅仅要懂得拿起武器后的开战,还要懂得放下武器的‘统战’!”
“为什么要这么费事呢?”游珍问道,“我看这官府里的军队实在是不堪一战,之前在江面上的那场遭遇战实在打得毫不费力。要是担心手头兵力不足,不如这次干脆再从流求那里多动员一些兵力,直接就把这杭州城打下来不成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江面上的这次,是意外,也是趁了那帮人根本不懂水战的便宜。我们虽然没有什么伤亡,但是应奉局局卒受伤致死以及落水而亡的也有二三十人。不过要是换成攻城的话,不管是我们、还是守城的官兵,两边的伤亡可以预见地庞大。而且,一旦我们把杭州城攻下来,对于朝廷的震动必然不会小,那就会有更多的援军过来对战!”秦刚叹了一口气,“都说慈不掌兵,刀剑无眼。但是,这个世界上,当有些事情是可以通过不打仗、不打大仗,以及不死人、或者不死太多人的方法实现的话,总是选择后者会好一点!”
“那按执政您说的这个道理,为何之前您却一直强调要训练与保持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这次还主动发起这么一场攻击,这不是有矛盾吗?”雷雨也开始提出了他的疑问。
“不矛盾!《司马法》说过: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你们看,正是因为我们的水师拥有强大的作战能力,又一举擒获了两浙路的帅守,所以,我们攻到了城墙之下,对面的便不敢出来应战。大家才有可能会在这里进行谈判,进而抓了对方的俘虏,也可以用钱物来换回。甚至还有了今天的草市。这一切,如果我们这里的军队不强,或者说先行撤走,很可能马上就会有城里的官兵杀出来了!”
“哦,我明白了。”雷雨点点头,“杭州官府的使者来了几次,问起赎回宇文昌龄的条件,执政您都没有接口,就是因为只有他留在我们的手上,这官府才会投鼠忌器、更不敢轻举妄动。这杭州城下就会继续保持这样的状态。”
“对于宇文昌龄,无论是杀了他、还是放了他,都会让局面变简单,会让朝廷更容易决策是调兵还是调人,来解决麻烦。这显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所以扣着他不放,是最好的办法。然后,杭州城这样僵着,连攻城战都没打,所以给杭州城增派援军的可能性也不大。我们只要静候新的变化出现就行了!”
“新的变化?会是什么呢?”
“朝廷眼下唯一能做的反应,就是重新任命一位新的两浙路经略安抚使,再来与我们沟通后面的事情。而对这个新的人选,我很期待。”
此时,京城。杭州的八百里加急刚送到时,的确让整个朝堂都十分震动。
之前两浙路有沿海县城被海盗骚扰攻破,知县自杀殉职。好在海盗们抢了财物与人口就走了。所以,之后的官兵赶到,光复了县城、再追赏了这些忠义之士后,想着这些事情也就这么过去了。
没想到,才没多长时间过去,海盗居然变本加厉,直接从江口打到了杭州城下,而且还抓走了两浙路帅守宇文昌龄。
不得不说,之前政事堂的判断有严重失误啊!
眼前的大事是:两浙路群龙无首,接下来的应对措施,首先便是要明确主官才是。
这次,诸位宰执不敢再自行决定,正好官家也结束了与靖虚先生的问道,开始与大家一起关心两浙这边的事情。
“两浙路不应如此糜烂,还是宇文伯修过于老迈,所以这次还是应该另派得力干臣前去处理为宜。”
“另派他人,可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啊,不如就在杭州城现有的官员中间提拔一人,这样也有利于事情连贯解决。”
“现有的官员多是碌碌无为之徒,否则他们就应该是自己先把问题解决了,再向朝廷汇报。而不是像如今这样子束手无策、只会向上求援。所以要说提拔的话,到底提拔谁?谁能担当得起这副重任?”
众人争执不下,赵佶眉头紧皱。按理说,这种海盗骚扰劫掠之事,在沿海地区常见,偶尔骚扰到一路首府的事情也是有过的。不过,在这次两浙路送上来的急报奏章中,可是明白无误地提到了元符太子以及靖难军的名头。不管如何,这总是深扎在他心口的一根毒刺,他急于要看到此事能够干净利落地处置完毕,所以,他更加倾向于要派遣能力强、手腕强硬的要臣去解决这样的麻烦。
察颜观色的赵挺之立刻便有了主张,上前道:“若要能臣,也并非一定是从远处调派。据臣所知,就在杭州,便有一人可帮陛下解忧,并足以安定两浙之局面。”
“哦?正夫所言是何人?”
“右银青光大夫、提举杭州洞宵宫吕吉甫。”赵挺之把这个名字一报,在场众人都是一惊。皆因这个名字过于响亮,而且又因长期没有提到,甚至有人都快将他遗忘了。
不过,不得不说,赵挺之在这个时候把吕惠卿提出来,实在是恰到好处:
从资历来说,做过副宰相的吕惠卿去出任一路的帅守绰绰有余!从能力而言,吕惠卿素有知兵善战之名,收拾眼下两浙路的烂摊子也算是知人善用。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吕惠卿此时人就在杭州,直接一道诏令过去,即可让其走马上任,确实是解决两浙路危机的最佳处理方法。
“朕觉得赵正夫的提议甚是妥当,诸位以为如何?”赵佶问道。
此时的两浙路,无疑是一块已经烧热的火炭,就连一直紧盯不放的蔡京也觉得要观望一段时间再说了,于是都没有反对意见。
很快,朝廷的诏令送抵杭州:以右银青光大夫、提举杭州洞宵宫吕惠卿为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兼两浙路经略安抚使。
喜欢风流大宋请大家收藏:风流大宋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