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的行动总结会上,刘远站在玻璃隔间外,看着李军正在受审的画面。军事法庭的审判席上,检察官逐一展示罪证:从熊国银行的秘密账户流水,到藏在《古兰经》夹层里的加密图纸,再到与克格勃特工的会面照片。
“这次行动漂亮,但只是开始。” 刘远的目光扫过台下的情报人员,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熊国在我们的火箭基地周边部署了至少七个监听站,欧洲的情报网还在试图渗透我们的航母研发团队。”
他点开一张标注着红点的世界地图,“我们要建立的不是临时反击,是让敌人无缝可钻的防御网。”
王磊坐在第一排,笔记本上已经画满了反间谍机制的草图:从人员背景审查的 “双盲验证”,到涉密文件的 “加密传输”,再到海外情报站的 “多线备份”。他想起审讯李军时对方说的话:“你们的火箭技术再先进,也挡不住内部的蛀虫。” 这句话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
李军的判决书最终以公开形式发布,其中关于 “向熊国提供东风导弹部署参数” 的细节,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
熊国外交部发言人在记者会上支支吾吾,却始终无法否认情报来源的合法性 —— 他们没想到,华夏不仅能跨境抓人,还能完整截获所有交易证据。
三个月后,王磊出现在迪拜的一场军火展上。他伪装成军火商,与一个自称 “高卢国采购代表” 的男人周旋。对方递来的名片上印着虚假的公司名称,但王磊注意到他左手无名指上的戒痕 —— 与李军照片里的克格勃特工如出一辙。
“听说华夏的新型航母用了特殊钢材?” 对方端着香槟,眼神里藏着试探。
王磊笑了笑,将一杯威士忌推过去:“比起航母,我们的反间谍技术更值得关注。” 他看着对方瞬间僵硬的表情,补充道,“上周有个试图渗透我们船厂的特工,现在正在接受审判 —— 他的加密设备,还是三年前从你们国家买的呢。”
夕阳沉入波斯湾时,王磊站在酒店的露台上,看着远处游弋的华夏护航舰队。海风掀起他的风衣,露出里面印着情报部徽章的衬衫。他知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永远不会结束,但只要像刘远说的那样,把每个漏洞都堵上,把每条防线都筑牢,那些隐藏在暗处的眼睛,终将无所遁形。
就像此刻,技术组发来的加密情报:“熊国监听站的坐标已锁定,请求下一步行动指示。”
王磊烧掉情报,指尖在电报机上轻轻敲击 —— 那是用拆解旧舰的钢材特制的外壳,冰冷的触感里,藏着比钢铁更坚硬的决心。
喜欢穿越亮剑:从苍云岭开始请大家收藏:穿越亮剑:从苍云岭开始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