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京都的暮春夜带着料峭寒意,夏紫月攥着半块没吃完的炊饼,沿着将军府后巷疾走。袖口父亲的飞鸽传书硌得手腕发疼,信末画着的小葫芦在月光下泛着微光——那是将军府暗语,示意她尽快曝光嫁妆清单。
角门“吱呀”打开的瞬间,翡翠色裙裾的周嬷嬷突然横在眼前,鎏金灯笼映得脸上粉脂发亮:“大姑娘可算回来了?”声音甜得像浸了蜜,眼神却扫过她隆起的小腹,“老太太说了,姑娘被休回家,正房西次间住不得,西跨院的柴房早给您腾出来了。”
夏紫月盯着对方鬓角的翡翠簪——正是原主嫁妆里的缠枝莲纹银簪,三日前还别在二房庶妹头上。她忽然轻笑,指尖抚过小腹:“劳烦嬷嬷通传,就说父亲的飞鸽传书到了,附了份清单要呈给祖母。”
周嬷嬷眼皮一跳,簪子在鬓角晃出细碎光斑。上个月她跟着老太太清点嫁妆,将十二抬红妆扣成三箱旧衣,此刻“清单”二字像把刀,戳得她后颈发凉。“您、您稍候……”转身时绣鞋在青砖上踩出慌乱的节奏,灯笼光在游廊上晃出变形的影子。
雕花木门“吱呀”推开,沉水香混着祖母的骂声涌来:“孽女!被休弃还敢回来现世——”话没说完便戛然而止,夏紫月已将宣纸“啪”地拍在酸枝木桌上,二十八个朱笔批注在烛光下格外刺眼。
“父亲问祖母,”她故意拖长尾音,指尖划过“旧衣半箱”四字,“边疆将士都在传,将军府嫡女的嫁妆单比箭矢还薄,连件像样的甲胄都没有——”忽然指着清单末尾的葫芦暗纹,“您说,这要是传到皇上耳朵里,会不会觉得咱们克扣嫡女嫁妆,寒了军心?”
吴老夫人手中的佛珠“哗啦”散落,二房的二夫人正往庶女夏明珠腕上套翡翠镯子,动作猛地僵住——那镯子正是清单上标注的“转赠二房”头件宝贝。三房的三夫人低头盯着手帕,帕角绣着的东珠图案,分明是从夏紫月的朝珠上拆下来的。
“你、你竟敢拿你父亲压我!”吴老夫人颤巍巍起身,却在看见清单上“东珠朝珠十二颗”旁的“赏三房”批注时,声音突然哽住。那串朝珠本是要献给皇后的寿礼,此刻正躺在她的妆匣底层,珠子上的葫芦纹还带着原主母亲的体温。
夏紫月看着祖母变幻的脸色,忽然想起及笄那年,老太太将她的缠枝莲纹银簪赏给庶妹,却说“嫡女要贤良”。她摸着腹中胎儿,忽然觉得这具身体里的怨气都活了过来:“祖母若觉得清单有误,不如现在开库房清点?”指尖划过自己腰间的玉佩,“就从您房里的檀木匣开始如何?”
吴老夫人脸色青白交加,余光扫向墙角的紫檀木柜——那里藏着她克扣的半箱金器,每样都刻着将军府的暗纹。周嬷嬷忽然跪地,抱着她的腿哭道:“老太太息怒!大姑娘刚回来,许是累着了……”
“累着了?”夏紫月轻笑,从袖中摸出张婚书副本,“侯府的休书里写着,因我‘婚前不贞’,可父亲的飞鸽传书说,他派暗卫查了三个月——”目光扫过二夫人,“发现某位婶子收了侯府的玉佩,才敢伪造人证。”
二夫人手中的茶盏“当啷”落地,碎瓷片溅到夏明珠裙角。夏紫月趁机将清单推到祖母面前:“其实父亲只要一句话,”指着“良田百亩”的批注,“把克扣的嫁妆补回来,西跨院的柴房我照住。”
吴老夫人盯着清单上的“良田”二字,忽然想起儿子在边疆的军报,每封都提到“需嫡女嫁妆充军资”。她忽然坐下,佛珠在掌心搓出急促的节奏:“周嬷嬷,带大姑娘去东厢次间——”瞪了眼二夫人,“把她母亲的陪嫁箱抬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