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把沿路插沙框上,快要燃尽的火把都换上新火把,供大家照明。
还有那些火堆,等下他们还要搬柴火过来,添柴进去。
夜里很冷,风很大,能给大家带来暖意的,只有这些火堆。
陈老二带着他的小学徒,还有几个木匠,一些干过木工活的人在造大门。
围墙将会建五米高,一米宽,全都用一立方米的岩石块垒起来。
会留三个入口出来,每个入口留3米高,2米长,所以他们制作的大门是那种厚重的吊门,要做3扇吊门出来。
入口除了吊门,还会用石门封住,这就需要用大丫签到领取的石块来制作了。
老二用的木材是大丫从仓库拿出来的原木,跟这边的上了年份的木材差不多。
一个原木,高2米,直径1米,材质坚硬,很适合打家具,烧木炭也很适合。
最主要的是,是晒干的木头,省了晾晒。
“爹,队里烧了开水,我打了一竹筒,您先喝点热水,烤下火,休息下,我来挖。”一个少年道。
小辈们都走了出来,冒着寒风,拿着石铲,接过父辈的活,挖地基。
这样的一幕,在各个角落上演着。
郎中队也没歇着,有了水,就开始熬药。
有的,是等下给大家驱寒喝的,有的,是给生病的人喝的。
第十间房子建完,屋顶才封好了五间,不过,队里一半的人都搬进了房子里休息。
“喝仙人掌汤了!还有番薯汤!喝汤了!喝汤了!”
“爹,大伯,去打汤喝,这番薯汤甜甜的,真好喝。”一少年道。
男子闷声干活道:“等下就去,你们多喝点,暖暖身子。”
少年人贪吃爱玩,一听有吃的,就跟往常领食物一样抢着去排队。
成年人倒是没这么无忧无虑,他们心里明白,那些食物根本不够那么多人分,所以,都克制着,他们忍一忍,让孩子们多吃点。
陈凯早料想到会有这么一群笨得可爱的人,所以叫大丫拿了三棵仙人掌出来煮。
今晚的仙人掌汤,管够!
“快去打汤喝!都有份!够大家喝的!
吃饱了再干活!”周开在人群里嚷嚷。
“七叔,你们过来!”二丫冲着老七他们使了个眼色。
走进竹席围的棚子里,二丫端了一笸箩热乎乎的番薯进来。
“给你们蒸了番薯吃,多吃点,挺甜的。”
陈家除了孩子闹腾,很少舍得蒸番薯吃,大都是煮番薯汤给大家喝。
老七问道:“你们吃了没?”
二丫笑道:“吃了,我一个人吃了一个大番薯。”
一个番薯有一斤,很大一个,蒸的番薯实在是太好吃了,所以她忍不住吃了那么多。
老二端着一碗番薯汤进来道:“吃饱来,外面还留了一石锅的番薯汤。”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山脚下的地基已经挖了两百多米长。
大丫一个人,没几分钟就用岩石块把地基填满了。
就像变戏法一样,把众人都看呆了。
喜欢我在古代种田日常请大家收藏:我在古代种田日常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