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他感兴趣的是第二篇,关于攀州发展的设想。
他一字不落地看下来,马景澄在里面说道:
“…攀州向来借助外界的力量来发展,如今,陶铃街计划就攀州电脑发展投入三个亿,攀州要想摆脱贫穷落后的局面,就得走在别人的前面,陶铃街只需要一纸批文,如果彩虹路真的为了攀州好,就应该竭力帮助陶铃街铺设光纤,发展科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信里列举了资金的来源,说他正在和都天合作出口一些手工制品,将来这些纯手工的产品打造成陶彩一样的品牌,卖电脑的钱也会投入这其中,并且不会经营电话业务,主要是通过电脑传输信息。
真正让李宽感兴趣的是,他说要将攀州发展成为世界的中心,他还列举了为什么需要红务院的批文。
这条光纤,除了遍布攀州主要干线,还要往南穿过癸甲,甲州作为另一个重点,通过甲州连接甽州,还计划从沿海铺设海底电缆,连接其他国家。
那天马景澄和他们陈述过,银行的弊端,这封信里,他再次将这个弊端拿出来说。
红武没有钱来做这件事,但是他愿意做,不过这些光纤只能是私人所有,合作的事情可以商量,这是前提。
攀州在追求前沿方面,没有比京城慢,也不差东海。
只是没有多余的经费来支持这件事。
优先发展重工业和轻工业,这些东西关系到民生问题,而不是科技等东西。
他希望自己可以提前做这些,但要得到合法的保证,包括利益的保证。
接着,李宽又看了第三篇。
第三批除了陈述发展的利与弊,还举例说明了发展的重要性,还有一些别人能够理解和不能理解的事情,不能理解的比如互联网。
李宽看完之后,徘徊在窗前。
这次的事情,他也没有把握。
如果单单是攀州本地的发展,彩虹路是有决定权的。
但要涉及到癸甲、甽州、羊州等地,那就不太好说了。
他有点担心,会出现那种‘宁愿不发展也不要你投资’的情况。
尽管马景澄在信里说,如果铺设成功,可以在设备方面给予事业部优惠,但投资的事情,他却没有提到多少,只是说可以磋商。
失节事小,程氏遗思!
程氏现象在此时是非常严重的。
程氏的核心就是,不管对整体好与不好,只要自己没有利益,这件事就不允许做。
陶铃街现象,如果放在除了攀州之外的任何州,都是不可能出现的。
这点李宽非常清楚。
如果光纤这件事能够成,那么只有从西苑出发了。
由此,这件事只有宋青州能够做。
李宽在想,到底要如何跟宋青州谈论这件事呢?
他知道,自己陷入了关心则乱的境地。
这件事他倒是真的很关心,所以产生了一点的担心。
这种感觉很少出现过。
李宽没有意识到,他已经看得很远了。
宋青州去了一趟临江,主要是送齐灵,其次也是在临江办点事。
他回来是,李宽立刻就去找到他。
李宽手里的文件没有第一时间递过去,而是说道:
“依我看,甽州的贸易公司应该最近就要开办了,只是这经费问题!”
宋青州抬头看着他:“经费不是陶铃街全部出吗?”
“话是这样说!”李宽说道,“但我们总什么都不出吧,人员的工资肯定还是我们开,跑程序等等都要开支!”
宋青州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看着李宽,“说吧,什么事?”
李宽那欲盖弥彰的样子,宋青州怎么会看不穿呢?
“从攀州到甽州,要汇款的话,会非常麻烦。”李宽坐下,“如果真的能够像国外那样,通过系统处理,那就好了!”
“所以,你觉得,陶铃街的电脑,我们还非买不可是吗?”宋青州思考着问。
“电脑倒是其次~”李宽这才将手中的东西送过去,“您看看这个,我的意思,如果真像他说的那样,打通了攀州到甽州的通道,那攀州就不再封闭在大山里了,只要我们率先发展一步,哪怕是一步,对攀州的意义都是重大的!”
李宽并没有谈及全国。
想要发展,根本就不可能。
因为大家都在盯着钱看,而看不到其他东西。
这也不能怪任何人,只有先满足物质才能满足精神或者其他基础建设。
庆幸的是,有个人看得比较远,还愿意掏钱来做这一切,所以他愿意助其一臂之力,尽管自己人微言轻。
宋青州也不介意李宽先拆开看过。
再说了,马景澄给的信封并没有用胶水封上,那意图已经很明显了。
“我是这样认为的,这件事,我们不但要争取西苑的同意,还有最大限度保证陶铃街的利益!”
宋青州听到李宽如此说,心里非常高兴。
李宽的话说明他看得更远了。
全段时间,将陶彩的利益全部掏出来,这件事办的不错,不过从长远来看,不是什么好事,这会吓退投资者。
他一边看一边说:“说说,怎么个保障陶铃街的利益?”
“我了解马景澄这个人~”李宽很认真地说道,“他在这几封信中,连一点比例都没有提,只是说合作可以谈,由此,他不希望武企有关方面参与这件事,他说光纤并不用作电话,只用作电脑之间的相互连接,有助于甽州与攀州的沟通,应该不会触动电信的利益,我的意思是全部留给他,一分都不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李宽能够说出这番话,是让宋青州刮目相看的。
不过他没有回答,而是继续看。
“这件事,一定会有很多专家参与讨论,我们要紧紧抓住,如果你不让做,那你拿钱出来做,红武不可能有人能够拿出三个亿来,就算是攀州都拿不出来!”
李宽这么说是有原因的,攀州那个破机场该重建了,计划中就要上亿的资金,可暂时拿不出来。
而马景澄可以拿出来,在于他那个电脑,一台就好几万。
一千台就三千万,一万台就足够这笔资金了。
个人和普通机构虽然进口非常难,但彩虹路是官方机构,可以通过甽州进口,毕竟甽州才是需要集中发展的地方。
宋青州也没有想到,马景澄会这么急,竟然说要在六月之前给他回信,七月他就要到红港去开展陶彩的业务。
他很快也就看完了全部的资料。
“你觉得,光是他这份文件,能够说服西苑吗?”宋青州看了一眼桌子上的文件。
“应该不行!”李宽感觉不太行。
他总觉得还差点什么。
宋青州一笑:“他给我们留了很多的工作来做!”
李宽皱眉思考:“要不我去找他问问?”
“不用!”宋青州心里已经有了想法,转而问道:“饭来的事情怎么样了?”
“他已经全面停止了供应食物,不过北岸的福利区还可以使用。”李宽若有所思,“他似乎早就有停止供应的意思,从二月下旬开始,他手下的车队就开始驶出谷雨河-南岸!”
自从长途贩运开始,很多人都开始跨境运输。
“干什么去?”宋青州还挺好奇这个人到底要做什么。
“他们从彩虹路开了收购证明,说是要北上溢价收购玉米!”李宽回忆道:“据说,北方的玉米基本都卖到羊境做饲料加工,他要溢价收购拉回攀州,具体做什么不清楚!”
李宽继续说道:
“他还提出,如果您再次进京的话,希望您能够考虑将攀州的土地出租,以此来换取资金!”
“什么意思?”宋青州说道:“他的意思是要我们像红港一样,将土地给商人建房子吗?”
“大概是这个意思!”
陶铃街虽然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但性质是不一样的,两者之间的定义不一样,而且陶铃街的使用权限比较短。
两人讨论的都是这些日子发生在陶铃街的事情。
由他们的谈话可知,陶铃街在彩虹路的地位非常重。
而马景澄,握在房间里,梳理着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以及将要做的事情。
电脑上的程序要重写。
5150电脑,销售的对象是那些搞教学和研究的人,得写几个可以忽悠他们的程序,要不然不太好卖。
不过那种程序,不是什么难事。
他用C语言花了半个小时就写了一个还算比较复杂的通讯录,并且写了代码技术手册,让人拿到印刷厂去印刷,这个可以用作教学。
这时候c89标准的出现都还要好几年,在写通讯录之前,他还花了很长时间来编写一个编译器。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C语言编译器,马景澄自己也需要一个编译器。
最难的点不在于写一个编译器,而是里面要添加很多现在还没有正为标准的东西带来的问题。
但无论怎样,这件事已经做了。
红武还没有C语言这么课程,他想借此来增加销售的点。
算是开了一门就算计课程的一个点,之后如果有时间的话,会整理编写一个简单的编程书籍。
根据自己的记忆来写C语言标准,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后面开发Minix服务器的时候用得到。
现在,卖电脑才是他的第一要务,一切都要先围绕电脑转。
如果电脑卖不出去,那他将什么都做不了。
电脑就是钱啊!
未来的一段时间,他二十四小时都要呆在屋子里,要先完成这件事,做事就要做全套。
想要全部记下C语言库之类的东西,自然不可能,不过,根据自己的开发习惯,将东西弄出来还是不难的。
再根据后世的标准来做开发,说不定有不一样的影响呢。
喜欢景如氏请大家收藏:景如氏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