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铸在数日之后,提出韦州城最多只能换六万人,彻底激怒了李至忠和耶律淳,二人当场踹翻了椅子,表示要回国整军来战。
周邦彦好说歹说,才用这几个月招待出来的感情留住了二人。
朝廷立马以言行不当为由撤掉了贺铸,打算接受党项人的条件了。
这时苏过回来了。
赵煦赶紧暂缓了和谈进程,将风尘仆仆的苏过从城门口召入宫中,介绍了眼下的情况。
西北那边的意思,是有三万党项军可以留下来,所以只能返还八万人。
可贺铸一开六万的口,对方没有还价,就直接掀了桌子。
苏过郁闷道:“怎么臣这出去一趟,回来这事还在这等着。”
赵煦不理会他的抱怨,笑道:“卿是不是没和贺铸交代清楚,朕觉得他过于自信了。”
“不是自信,是不会察言观色,”苏过无奈道:“让他给别人留点颜面,他一兴奋,估计是忘了。”
赵煦问道:“还能补救吗?”
苏过想了想,两三万的差距还是可以争取下的,答道:“臣可以去试试。”
“若是卿没有把握,那便算了,”赵煦担心苏过有负担,说道:“能拿回韦州城,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苏过笑道:“明日臣先去交涉下,然后再做决定。”
赵煦点点头,说道:“辛苦了。”
“臣办完这事,再把大理的事交代清楚,就可以休沐到年后了吧?”苏过问道。
赵煦摆摆手,“先办好差,再谈条件。”
终于回到家的苏过,撞上了巡视黄河回来的苏轼。
苏仙许久未见儿子了,问道:“事情可还顺利?”
“还行,比治理黄河简单,”苏过笑道:“不过苦命啊,明日还得去给谈判的事善后,贺梅子谈崩了。”
苏轼笑道:“听说是你举荐的,这可怪不得别人。”
“和大理段家一样,信心给得太足了,”苏过也反思了,说道:“我按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他们,可他们没有我这能屈能伸的本事。”
“那是,”苏轼无情地戳穿本质,说道:“论脸皮,全京城也没人比得上你。”
苏过笑道:“那还是有的,但是我综合能力强啊。”
苏轼摆摆手,“你还是赶紧回你小院吧。”
女儿几个月没见苏过,已经有些陌生了,花了好大一阵,才让她重新接受苏过。
范杜若在一旁笑道:“再不回来,真要不认识你了。”
“我已经告过假了,可官家不批,”苏过郁闷道:“明天就得接手和谈的事,等这事忙完了,不给休沐我就称病。”
范杜若说道:“官家待你不薄,你可不能这样。”
“年底也没什么事了,”苏过说道:“懒得去点卯而已,又不耽误。”
再说了,出差这么久,还不能不让人调休下吗?
喜欢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请大家收藏: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