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些失望。
这个男人连挽留自己的勇气都没有,这段时间把店给他经营,给他股份,似乎这些都不是他要的礼物,他要的生活,他是一个小富则安的男人。
自己是不是在揠苗助长了?
他拼命地努力,希望能配得上她给予自己的爱情,可惜人的努力是有上限,他很辛苦也没办到。
她拼命地向下兼容地迎合他的自尊心,包容他,理解他,却渐渐发现她喜欢的人不是自己期望的那样。
这样的感情,不同频很累。
分手,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呐?
王秋秋和马昭分手后,王一刀是第一个知道的,其次是常晴。
“你想过以后和马昭怎么相处没?”王一刀道。
在他的预计中,这两人再谈几个月恋爱就该结婚生子了。
“这有什么,从小怎么相处就怎么相处啊,还是兄妹啊。”王秋秋道。
“是不是你要求太高?
秋秋,过日子那有那么多要求啊?能踏实,有责任就行了。
马昭我知道,他是一个好孩子,哪天你吃不上饭了,他不会让你饿肚子,是一个有责任心的男人。你还想图啥,哪些花里胡哨的浪漫,不重要。”
王一刀从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出发来劝女儿,他不希望女儿在感情路上多受波折。
“他是一个好人,好哥哥,但是不是我要的好老公。老汉儿,现在谁还吃不起饭啊?
你喜欢常姨,你不就是喜欢她身上那股劲儿,她是路边要饭的,你会给她饭吃,不见得你会娶回家吧。”王秋秋道。
“我喜欢你常姨,她是叫花子也喜欢。”王一刀道。
“哈哈,好嘛。我成了叫花子,马昭也会喜欢我的。现在,他就是不喜欢我太优秀了,他觉得有压力。”王秋秋道。
“什么意思啊?女人太优秀了不好吗?”王一刀道。
“老王,你不懂。”王秋秋拍了拍王一刀的肩膀。
和马昭分手后,王秋秋还是痛苦了好一段时间。
毕竟她曾经付出过感情,对马昭也是用过心。
这段时间她老晚上醉酒,醉完酒又哭,哭了又喝。
马昭也好不到哪去,他也喝闷酒,心里如刀割火烧一般难受,一想到王秋秋就难受。
不过理智告诉他,他和王秋秋是过不到一起的,必须断舍离。
有时人的感情是无法靠理智去平衡,得交给时间。
时间会告诉你答案,也会让你遗忘很多事和人,时间不够久,痛苦就不会减少。
常晴也安慰过王秋秋和马昭,不过旁人的暖心安慰本是出于好意,但是也有一个弊端:会不断让当事人回忆起此前的感情,反而增加痛苦,加强记忆,无法遗忘,适得其反。
这事得慢慢来,得分散注意力。
后来,常晴就推荐王秋秋去李天亮那逛逛,取取经,李庄白肉店要更好地发展,还是要做品牌推广的,现在可都主打短视频宣传。
在北京上班的那段时间,王秋秋在互联网大厂待过,回到宜城接了父亲的店,一直事情都围绕着线下开店做事。
这线上这块她不是没想过,但是一直没怎么动。
喜欢你是我的眼,我是你的拐杖请大家收藏:你是我的眼,我是你的拐杖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