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毕竟不是寻常案子,万一打死了,有勾结赵国的嫌疑。
可以说,这帮用刑的人堪称技术工种,技术含量不比仵作差。
霍去病和曹襄两个人也连忙去跟皇帝禀报这个事……刘彻虽然很忙,但是赵国的事还是值得他费心的,刘彻本能地觉得自己可以影响结果。
只是,宗正这人过于圆滑,喜欢大事化小……这可不好。
刘彻沉思片刻,还是吩咐旁人去把廷尉张汤找来,带去宗正那里,这个案子要廷狱主审……嗯,不能让人冤枉宗室。
只能说,张汤是个挺灵活又懂皇帝心思的人。
宗正对张汤的到来表示欢迎……如果是他自己审,他肯定没胆量得罪赵王,这样就会让皇帝厌恶他了,张汤来主审,自己正好可以和稀泥。
听了江齐陈述后,宗正有些恍惚:“又是通奸吗?”
江齐本能地觉得这说法有些古怪,就听那廷尉道:“宗正谬言,岂能说又?”
那宗正尴尬道:“是老夫错了,如之奈何?”
张汤犹疑道:“想来这事还是需要锦衣卫来查,一家之言还是不可信。若真有这等事……按律法应该严惩。”
宗正怕张汤是个愣头青,提醒道:“赵王为天子至亲,此事还是禀报天子定夺才是。”
张汤点头:“正是此理。”
宗正纠结了下,还是准备抬一手赵王……他也是刘邦后代,皇帝天天盯着宗室抓把柄,他也是兔死狐悲啊。
宗正窦婴被处死时吓得要死,他甚至怀疑田蚡在太后死后就死了,完全是因为没有人保护他了,而被皇帝吓死的。
宗正完全没把眼前的江齐当回事:“此人的供词,是否报天子后,给赵王核实下,再谈论赵太子的处置?由赵王来处置其太子,也算是一件美事了,不怕其有怨言影响朝廷的大事,也算是为陛下分忧了。”
张汤没有说话,只是心里冷笑——难怪陛下派自己来协同处理此事,原来这老头这般怕事,这般靠不住,而且这般痴傻。
不过宗正找死,张汤倒也懒得管他,只能说郑当时起复的太快,大家不知道首鼠两端在陛下心中是个多么大的罪过……郑当时是有大腿的,你这宗正有啥?靠死了不知道多久的祖宗吗?
这江齐大惊,他可不知道这两人心里在想什么,也不知道前些日子赵王在朝堂逼迫皇帝的事,只觉得这两人要包庇赵王。
把他送给赵王,不用想都知道他的结果……
赵王是天子的哥哥,要包庇赵王也说的过去啊……
江齐现在有些害怕了,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刚才那么冲动就来告状了,随即急道:“我虽不惧死,但也有未竟之事,不愿意轻易舍去这条命。若是不能依法处置赵王,我怕是无法活下去啊。”
张汤和宗正从来没有把他当成个什么重要的人物,死了活了又有什么关系?这廷狱每年死的贵人都不少,更何况这不知道出身的人?
宗正的和软是对权贵的,对江齐自然也没有好脸色:“你这刁民状告诸侯王本就是罪大恶极,是死是活又有什么所谓?让诸侯王身上有污名,你就算死了也不足惜了。”
张汤眉头一皱,觉得这宗正说话很是不对。
虽说这人还没有皇上还没发表态度,但就这些天朝中的风向来看,就是要和赵王较劲的,那眼前这人自然是暂时不可以死的,甚至说是至关重要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有些话是这个道理,但是不是应该现在说的。
张汤想了想,觉得自己还是要安抚下这告状之人,作为案件审判人员,张汤的习惯,或是职业素养告诉他,得案件发生了之后才视情况处理。
“如果你死了,按律法能证明是赵王……太子杀的,我们会按律法处置的。”
江齐沉默了,他当然有理由沉默,也只能沉默,但他内心愤恨至极。
如果他江齐逃过此劫,他定要让所有轻视、侮辱他的人后悔!
张汤虽然看起来跟宗正说的好好的,却亲自前往未央宫觐见皇帝,讲述了事情经过。
“又是通奸吗?”刘彻也觉得精神恍惚。
张汤恭敬回复:“正是,陛下。”
刘彻先是一喜,然后又觉得不合适,迅速调整了表情:“刘丹那小子,朕见得也不多,只知道他是兄长的长子,很受兄长疼爱,没想到居然行如此禽兽之事。”
张汤听到皇帝的定性,大概明白了案件的结果应该是什么,便思考起来如何把过程进行调整下以达到皇帝的预期。
张汤犹豫了下,实话实说道:“宗正希望能让赵王自行处理此事。”
刘彻眉毛一挑,倒是看起来没有不悦,只是低声道:“朕明白。”
安排此人做宗正也是因为他是老好人,到处和稀泥,皇帝不想宗室搞事,便放了这么个人上来。此前宗室有纠纷,这宗正就居中调停,没把事情闹得太大。没想到,今日竟然想和稀泥到自己头上了。
刘彻郁闷地想,现在还不是换人的时候,自己还是需要团结下宗室的,如果小舅子这次在外取得胜利,自己差不多威望能再高许多,到时候谁不听话就处理谁,宗正也换个严苛的严格执行命令的酷吏,配合着推恩令,找些借口,慢慢消除一些爵位。
嗯,卫青已经失联很久了,自己和这小子定的策略是奇袭高阙。上次卫青追那楼烦王、白羊王到高阙却让他们逃走了,很是不忿,这次算是弥补上次遗憾的。
喜欢穿越西汉搞建设请大家收藏:穿越西汉搞建设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