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昭白了他一眼,但是也觉得很有道理,便在众人的护送下回了宫。
几月后,卫昭产下一女。
刘彻……嗯,有些许失望,毕竟不是儿子,但是兴奋更多,孩子刚出生便越级封了长公主,赐名刘岱,额,小名阴山。
卫昭看刘彻给女儿的名字有些无语,小名是阴山是可以理解的,舅舅立了功嘛,这大名——岱……泰山啊,你这个当爹的想去封禅吧?
不过卫昭并没有提出反对的意思,刘彻对女儿深深的爱她是感受到了……嗯,挺好的,公主嘛,要大气,如果有的选,卫昭恨不得刘彻给女儿封个镇国长公主……当然,这事也就想想。
以产女有功,刘彻直接封卫昭为皇后。
按理来说,女儿实在算不得什么,但是朝堂中居然诡异地保持了沉默,并没有人对新任的卫皇后有什么不满,甚至还有许多赞扬之声……
当了母亲,卫昭觉得自己一下子又成长了不少,去病特别小的时候在平阳,卫昭并没有怎么照顾过,也不知道小孩子的磨人,自己养了孩子后,才知道人类幼崽需求多大……
刘彻也不怕麻烦,亲自带女儿,比卫昭还要上心些。
刘彻还感慨:“可惜阴山太小了些,不然就可以嫁给襄儿了。襄儿家里上万的食邑,还有侯爵,这嫁过去什么也不担心了。欸?仲卿家的是个儿子,你要把女儿嫁回自己家去吗?”
卫昭想起卫弃疾那个崽,很小,也看不出什么来,虽然自己侄子自己喜欢,但是她还是拒绝了刘彻的好意:“算了算了,近亲成婚不好。”
是的,卫青的儿子被卫昭取名为卫弃疾,后面再生的话,就叫卫无伤,卫不害,她这个姑姑是什么意思也不用多说。
去病没有父族,卫昭就隐隐把他收入卫家,反正卫青对这个外甥也是当做儿子一样疼爱的,就是比卫昭严格许多。
刘彻一愣,抿了抿嘴,似乎想起了什么,又觉得卫昭说的有道理。
卫昭看刘彻有些不自然,知道他是想起了陈皇后,也不好说什么,而是直言道:“我倒是不求他们多富贵,平安就好。事实上我觉得公主、皇子都应该和平民成婚,和权贵联姻对国本不好。”
刘彻定定地看着她,倒是对她的说法很心动。
阴山出生后,卫昭也没做全职妈妈。她对朝堂的掌控力似乎还隐隐提升了……这大汉黎民学院的学子倒是权贵越来越多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她也不能拒绝,只能保持着一个特招班,专门招平民出身的学子……这些学子也许会自卑,但是卫昭也没办法,只能尽量在课程中加入许多鸡汤。
在软磨硬泡下,刘彻终究是同意卫昭五天可出宫讲授共道一次,只是要带上许多随从,对卫老师来说,只能说,聊胜于无吧……
卫院长也会经常巡视,和学生交流,收买人心。着重关注学生们的成绩,不定期收一些特别优秀的人为弟子,对于看好的人,也会偷偷塞到弟弟麾下或是举荐给刘彻……
由于卫老师绑定了良好的就业,她在士人中的名声是越来越好,越来越清贵……
真希望有一天能成为袁绍那种门生故吏无数的人……万一刘彻抽风想要动自己,也得掂量下自己的分量。
当然,任人唯亲也是少不了的……其实,卫昭收学生的时候,正是调着有才华的收的,故而其实是让贤成为亲,再任人唯亲。
君不见,郑当时已经摇身一变成了大农令,这桑弘羊也成了大农部丞(桑弘羊向卫昭提议,卫昭向刘彻提议新设的岗位)了嘛?这可是管钱的。
这日,薄质丽带着去病和弃疾又来看卫昭,恰逢平阳公主在探望太后,故而曹襄也在卫昭宫中。薄质丽跟曹襄也有些亲戚关系,就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烦心事:“近来着实烦恼啊,卫青生父……唉,不知怎的,从平阳找来了长安,要认夫君。”
曹襄倒不是很了解,但他很乖,也不插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去病倒是受不了了,他母亲与他说过这些的,气的嚷嚷:“轰出去算了,我听母亲说过的,舅舅小时候养在郑家,吃不饱饭,总是被打,睡在外面,后来干脆被赶去放羊……现在舅舅发达了,居然贴上来了,真是岂有此理。”
去病嚷嚷的声音有些大,怕惊扰了弃疾和阴山两个小的,卫昭唤来倚华,让她带人哄两个小的去睡觉。
小孩被带下去后,卫昭瞪了去病一眼:“我听二姐说了,你小子越发不像话了,什么话都敢往外说,之前我还不太信,今天看来,还真没冤枉你。”
去病有些不服气,但是还是老实了许多,也没顶嘴,倒不是他不敢顶嘴,卫昭当了夫人也好,当了皇后也好,去病没有太大的感觉,还是嬉皮笑脸顽皮捣蛋的,只是看大人们似乎有话要谈,便也不多说了。
卫昭皱起眉来:“这事确实也不算好办,青儿刚封侯,我也怕那些个人嫉妒他,找他的不是。他这父亲,当真是自己寻来的?不是什么人安排的?”
薄质丽叹了口气,又看了看曹襄:“这也不晓得。”
曹襄冷静道:“我去请母亲派人查一查吧。”
卫昭想了想,倒是笑了:“也不用,襄儿。这事也不是什么大事,犯不上让公主兴师动众地查,倒好像怎么样了似的。我去与陛下说吧,总归是可以打发了的。”
去病看众人安静了,又开始发表他的言论:“依我看,不如送去右北平当个亭长。”
大家都无语了,曹襄都忍不住捶了下自己的好友,去病被锤了也不闹,只是可怜兮兮地看向曹襄,一副你欺负我的样子。
卫昭也不知道自己这个外甥是真傻还是假傻了,只好解释道:“咱们想法子安排他,正是为了你舅舅的清名,你把他安排到边郡当亭长,还不如不安排他呢。更何况边郡重地,陛下正要……正是需要有才者之时。”
卫昭应下了此事,决定一会儿跟刘彻商量下。
喜欢穿越西汉搞建设请大家收藏:穿越西汉搞建设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