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秦国的使臣陈平来到了许昌,王辰召见了他。
“乾王,事到如今你已经败了,就算我秦军放过你,苏莹军也不会和你善罢甘休,我家陛下也为你不值,堂堂乾国皇室竟然被苏莹撺掇了王位,她苏莹凭什么?所以我家陛下决定封你为乾王,并且会排兵你清除叛军。”
“赢龙倒是好算计,让我乾国自相残杀,可是我本就是乾国皇室,不需要他所谓的乾王封持。你秦国与我乾国的仇恨比天高。你回去告诉辰宇有胆来战。”
“乾王,你可想好了,若是你不同意我秦国的安排,不出三日许昌必破,到时候可是苏莹占了便宜。”
“我念在你是使臣,不杀你,回去告诉辰宇尽管放马过来。我王辰奉陪到底。”
“好,很好,你好自为之。”陈平离开了。
陈平走后,南宫宇走了进来,“陛下风骨臣甚感幸慰,老臣必陪陛下血战到底。”
“南宫叔,你我名为主臣,实为叔侄,你不能死,我乾国的王牌部队乾坤军,在我的挥霍下只剩千人,他不能断在我的手里,孤就是太看重他们了,忽略了平常,你带着他们去投奔苏莹吧,我相信乾坤军在她的领导下一定会再创辉煌。”
“殿下还是派别人去吧,我南宫家与她苏莹有仇。老臣就留下陪着殿下。”
“南宫叔,我与苏莹也算打过交道,她不是记仇之人,乾坤军只有在你手上才会发挥最强威力。你去吧,孤要好好看看这许昌城。”王辰说道。
王辰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自省与决绝,他的目光穿透了许昌城的重重阴霾,仿佛能望见乾国往昔的辉煌与未来的希望。南宫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既有对王辰决定的尊重,也有对未知命运的忧虑。他深知,这一别,或许便是永诀,但更明白,为了乾国的存续,他必须肩负起这份重任。
“殿下,您的胸襟与远见,老臣自愧不如。既然您已决定,老臣定当不负所托,将乾坤军安全带至苏莹麾下,誓要助她一臂之力,重振乾国雄风。”南宫宇说着,双膝跪地,向王辰行了一个庄重的大礼。
王辰上前一步,亲手扶起南宫宇,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无需多言,一切尽在不言中。随后,南宫宇迅速集结了仅存的乾坤军将士,他们虽人数寥寥,但个个眼神坚定,士气高昂,仿佛已准备好迎接任何挑战。
在离别之际,王辰站在城头,望着南宫宇率领的军队渐行渐远,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这一战,无论胜败,都将是他人生中最为艰难的一战。但他更明白,唯有牺牲与坚持,方能换来乾国的重生。
与此同时,许昌城外的秦军与陈平所代表的秦国使者团并未因王辰的拒绝而有所动摇,反而加紧了对城池的围困与攻势。秦军的铁蹄声、战鼓声,以及远处偶尔传来的喊杀声,构成了这个时代最悲壮的背景音乐。
然而,王辰并未因此而慌乱。他亲自巡视城防,鼓舞士气,与士兵们同吃同住,共同抵御外敌。他深知,在这场生死存亡的较量中,每一个士兵都是乾国复兴的希望之光。
随着战局的持续,许昌城内的资源日益匮乏,但王辰与士兵们的意志却愈发坚定。他们利用城内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份资源,与秦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每一次的攻防转换,都凝聚着乾国子民的血与泪,也见证了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
就在许昌城即将陷入绝望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机悄然出现。原来,苏莹在得知乾国困境后,并未因过去的恩怨而袖手旁观。她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更明白乾国的存亡直接关系到整个天下的局势。于是,她秘密调集了一支精锐部队,绕过秦军的重重包围,直逼许昌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