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家里的布匹有限,文老太也舍不得拿出来。
路上遇到什么就薅什么,把背篓改成了书箱的样式,头顶的那块布用草席代替。
文老太做的第一个成品就给了文柳,“阿柳,你试试。”
文柳换了竹箱,头顶有了遮阳的草席,也不用再戴草帽,又闷又热。
“阿奶,你真厉害。”
文老太还贴心地在竹箱旁边编了一个草篓子,专门用来放竹筒的,文柳渴了可以直接拿着喝。
文宛荣勉强能坐起来,她也不闲着,和阿娘她们一起编草帽、草鞋。
这边干草正适合做麻绳,陈姨娘搓绳,李氏和越氏在一起编草席。
她们也想有和文柳一样的草席,只能自己编。
文俊哲看到柳姐的水壶草篓羡慕,“奶奶我也想要。”
文俊致和文俊业跑到陈姨娘的身边。
“姨奶奶,我也要,要和阿柳一模一样。”
文老太和陈姨娘被孩子们围着,不仅不觉得烦,心里还特别高兴。
她们不再是拖后腿的那一个,有人需要她们。
“都有都有。”
文老太开怀大笑,她找到存在的价值。
不是谁的附属,她有自己的作用。
“阿奶这里厉害,等以后咱们到了长安,可以开一个竹箱店,卖这防晒竹箱、草鞋。”
“还有加厚的草垫。”文燕飞接了句。
文老太笑着看文渊,文渊把脸撇到一边。
“你们想卖什么就卖什么,看我干吗。”
文老太指挥孙子们:“你们要多找一些草,不然咱们没东西卖。”
文老太笑呵呵的,干活更起劲。
大家浅浅睡了一觉,也没有人打扰。
等醒来后,文柳算算时间,差不多是四点钟。
她又给骡子喂了水,如果水充足,文柳都想再买一头骡子。
小小的身躯承载这么多人,她都为骡子心疼。
大家往东南方向走,不知道是路线问题,一直都没有看到村庄。
直到天黑,没有能够住宿的地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文柳也习惯这样,她拿出帐篷和竹竿,季月娘熟练挑起。
“咱们要是有个移动板房就好了。”
季月娘笑,她那法宝还能装得下房子。
“你还有多少地方,放得下吗?”
文柳空间最占空就是柴火,她用竹子隔断,垒到顶,也就占二十立方。
六个水缸也是用木板做支撑,做了两层,每一层能放三个水缸,占地十个立方。
书本占地不多,两家摞在一起,一立方也没到。
桌椅板凳占空,还有她的大铁锅和澡桶,占二十八立方。
好在文柳准备充足,空间里都是木头货架,每一个货架都在一米八,她的空间高度只有两米,尽可能压榨每一寸空间。
食物和被褥、垫子在一起,占据十五立方。
木筏、竹子屏风和散乱的竹子占得地方大,文柳也懒得收拾。
她空间里还有一片地方,文柳想着如果用竹子做成竹墙。
再用几根木头做支架,房顶也用竹子搭建,每次露宿的时候都能使用。
现在是夏天,睡旷野没什么,到秋冬季节,睡一夜第二天就会生病。
竹墙板不占空,唯一占地方的就是房顶,如果把房顶做成分截卡扣,又能省一部分空间。
文柳想了想,竹屋板房和房子大概要占三十立方,
“放得下,绰绰有余。”
文柳打算到高家镇后,如果那里住不了,就建竹屋板房。
喜欢刚奔小康,被迫逃荒请大家收藏:刚奔小康,被迫逃荒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