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新戏目上演,必须要在文宣司报备。
李逸又干脆在学校增加了戏曲科目。
这种事要是在另一个世界的古代来做,自然是不可能的,不过好在如今戏曲还是新事物,而且基本是由他草创的。
目前还没有下九流的概念。
反而算得上是一件比较风雅的事,因此倒是没有遇到太大阻力。
至于酒楼,则大多由最初的食肆演变而来。
因为炒菜的出现,还有雁南新城大量的麦麸酿和果酒的供应,大乾新朝暂时不必像天下其他州府或者前朝一样因为粮食短缺而在民间禁酒。
短短时间,这些食肆便演变成了各种档次的酒楼菜馆。
上戏楼看戏,上酒楼吃酒也逐渐成了大乾新朝范围内,尤其是京城地区的流行趋势。
不管是名仕大儒,还是贩夫走卒,都习惯了,在闲暇时间里去戏楼看看戏,去酒楼喝个小酒。
大乾新朝带来的一些东西改变,已经不知不觉的影响到了各个阶层的生活习惯。
此时外务部侍郎苏明、兵部尚书赵赫与那两位钦差迎宾副使,之间便只隔着一堵墙。
而与那两位钦差迎宾副使同坐的,还有大乾的一众名仕大儒,以及那位江左孙郎。
说起来两位迎宾副使在这里只能算是陪衬。
真正的主角自然就是那位江左孙郎。
当然对于他们来说,到酒楼来,自然不完全是为了饮酒或者吃饭。
他们来这里,是因为这里的环境很方便,他们以饮酒之名谈一些事,说一些话。
同时又不像呼朋引伴在自己府邸聚会那样敏感。
说也奇怪,酒楼这样的场所,似乎只要已诞生便会自然而然的觉醒这样的功能。
“赵部堂怎么看今日朝堂上陛下和逸王殿下的反应?”
苏明手中捏着筷子,却没怎么动,桌上的酒杯也基本是满的,显然他并没有什么心思饮酒吃菜。
今日朝堂上的情况,和他们昨天在赵赫府上推演的结果出了不小的偏差。
不管是阅兵,还是那位陶主事的安排,都有点出乎他的意料。
他感觉自己有点被架空了,赵赫的目的也没达成。
这让他对赵赫刚刚建立不久的信任,产生了一些动摇。
他当初同意和赵赫一起推荐陶主事,目标是赵赫说,那位陶主事是一枚合适的棋子,可以用来应对那些楚国使者,即使出错也不会被牵连。
但现在逸王殿下居然说要推荐那位陶主事为礼部侍郎,代掌尚书事。
陛下也答应了。
这么一来,陶主事似乎倒成了主角。
这却不是他想要的。
赵赫倒是比较淡定,一边吃着菜,一边赞不绝口的道:“不愧是尚逸轩,这道粉蒸肉已经有逸王府那位胖厨娘六分水平了。
怪不得外界都说这家酒楼其实就是那位胖厨娘私下开的。”
说完见苏明脸色有些不好,这才缓缓放下筷子,不慌不忙的道:“苏侍郎,你今天表现的不错啊,在朝堂上,不但帮助陛下和逸王殿下,打消了礼部那几位侍郎的阻碍。
也进一步强调了,这件事的主导是外务部,既然这样,你担心什么呢?”
“可是……”
赵赫打断了苏明,然后意味深长的道:“没有什么可是的,苏老弟,你还记得昨天老夫跟你说的话吗?
不要太在意屁股下的位置,侍郎也好,尚书也好都不重要,千万不要忘了你是因为什么而兴起的。”
喜欢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请大家收藏: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