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穿越者记忆当中,到了后世很多学生已经不练习书法了。等到毕业上班后,都是电子办公,很多人都是电脑打字。很多人已经不会写字了,或者说,长久不写字,手已经很生了。
根本不懂得书法。
所幸,大秦不缺少人才。
就比如,在早期的时刻,秦王政还搞发明,可到了后期却是不搞发明了,而是汇聚诸多的人才,一起搞发明创造。
同样,大秦有很多人才,对于简化文字,创造小篆,秦隶等,他们很是有兴趣。
很快,李斯进入忙碌当中,开始编写着秦隶。
同时,编写《字典》的人物,编识字儿歌的任务,也是交给他。
……
天下,似乎又是恢复了平静。
可秦王政知道,一切只是刚刚开始。
那些臣子们送了他始皇帝的帽子,自然要收取好处了。
果然,在不久后,一个齐国的儒生前来拜见。
在大殿当中,秦王政接见这位儒生。
秦王政问道:“先生远道而来,所为何事?”
邹露说道:“凡帝王之将兴,天必见祥乎下民也。”
“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
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於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乌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
天为者时,而不助农於下。类固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鼓宫而宫动,鼓角而角动。平地注水,水流湿;均薪施火,火就燥;山云草莽,水云鱼鳞,旱云烟火,雨云水波,无不皆类其所生以示人。故以龙致雨,以形逐影……”
说到了这里,邹露的话语停顿下来:“周人失德,失天命也。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五德轮转,到了当今乃是水德之盛!得水德,必然为天子,王天下。”
秦王政微微皱眉道:“齐国地处天下之东,自然是东地属木,得木气。秦人居住于天下之西,西地属金,故秦人得金气,祭白帝,其色尚白。楚人,居天下之南,南属火,故楚人得火气,祭炎帝,其色尚白……”
“以五行之说,赵国处天下之北,北地属水,祭颛顼,其色尚黑,得水气。如此看来,得到水德,得到天命的,当为赵国。
赵国当一统天下!可现在,赵国却是为我大秦所灭。”
“反之,秦国祭祀白帝,得到金德,并未得到天命。而且,火克金,大秦的金德如何能击败周朝的火德!”
邹露却是笑道:“赵国应得到天命,反而秦国没有一丝天命的可能。可是陛下,你身上有着天命。谁能想到,当年邯郸城的一个质儿,在几年后会成为秦王。昔日天皇伏羲搞发明,发明创造了很多东西,而今大王也是发明创造很多东西;昔日神农尝百草,大王却是发展医疗,恩惠底层的民众。人皇轩兵戈不断,杀死蚩尤,夺取天下,而今大王也是灭各国,夺取天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大秦五代的君王,皆是征战天下,靠着兵戈取胜,武功赫赫,这是得到金德,得到白帝庇护的表现;可到了大王登基,赵国的水德转移到了大王身上,大王却是得到了水德。何为水德,水不争而利万物。”
“五德轮转,五德变化,岂是简单的方位可确定,不仅是看着方位,更是看着君王所作所为,看着其身上的德行,只有德行够了,天命才会降临在身上。”
“五德变化,得到金德的君王,靠着征伐建立无上功业,在征战当中,获得德行,好似齐桓公、赵武灵王、秦昭王;
得到火德的君王,革旧除新,为变革之君王,好似汤武革命,武王伐纣。”
“得到木德君王,民众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民众安乐;得到土德君王,厚德载物,万物生长;得到水德君王,水不争而利万物!”
“昔日秦国五代君王,征战天下,秦国民众疾苦,六国民众疾苦。而今大王已经灭五国,剩下的楚国也只是苟延残喘。等到六国皆每,大秦没有敌人的时刻,又是与谁交战,与谁厮杀!”
“大王的前半生,必然是兵戈天下,承载金德;后期放下干戈,天下修兵,民众安乐,此为承载水德!”
秦王政叹息道:“昔日季康子,询问五帝的故事。孔子讲述五帝的变化,德行的变迁,天命的更替。而今再听先生之言,才知阴阳家本就是儒家。”
邹露说道:“阴阳家也好,儒家也好,墨家也好,法家也好,只是庸俗之人的划分而已。试问一下,那个饱学之士不是学习百家之学,化为自己的知识,化为自己的理解。也只有浅薄之人,在乎所谓的门户之见!”
秦王政叹息道:“先生言之有理,倒是寡人浅薄了!”
邹露说道:“大王欲统一天下,建立万世不拔在业绩,必然要民众服气。欲使天下人心中服气,兵戈威压为根本,可还要利诱和德行。至商君,韩非的权谋之术,有用,可也无用。”
秦王点头道:“先生,言之有理!”
很多粗浅的学者,觉得儒家的那一套无用,治国还需要法术势。
可问题是君王,可以用法术势针对群臣;群臣也可以用着法术势,针对着君王。最后斗下来,输掉的还是君王。
很多时刻,君王能战胜臣子,靠的不是法术势,而是名分和道德。
秦王政问答:“可寡人还有一个疑问。大秦社稷,还有几何?”
邹露说道:“不好说,不好说!夏朝寿命为四百七十一年,商朝寿命为五百五十五年,周朝寿命为七百九十一年。
就近代而言,越国存在一千九百年,卫国存在了九百零七年,齐国存在了八百二十三年,燕国存在了八百二十二年,晋国存在了六百五十七年。”
“秦国,已经存在了五百四十五年,已经不是一个年轻的国家,而是衰老的国家,问题众多,弊病众多。运气好,可能还未维持三百年,运气差一点,可能维持一百年。运气再差一点,可能十几年后亡国。”
“大秦未来会如何,皆是在大王手中,皆是看大王如何选择!”
秦王政点头道:“寡人知道了!”
后世皆是说,秦二世而亡,说秦国是短命的国家。
事实上,这是谎言。
秦非子获得封地,建立秦国,到了现在已经有五百多年历史了。
秦始皇,不是开国皇帝,而只是秦国第三十一代君王而已。
所谓始皇帝,只是为拔高自己,故意说的。
可自从秦朝以来,三百年一轮回,再也没有超过三百年的王朝。
大一统,提高了统治的成本,王朝的寿命也是相应的缩短。
秦王政问道:“如何延长大秦的国运!”
邹露说道:“可开启分封制。”
秦王政问道:“如何分封制?”
邹露说道:“分封制根本,在于天子权大于诸侯,礼乐征伐皆是出自君王。分封制的前提,就是加强中央集权。”
“其一,《周礼》记载侯服一年一朝、甸服两年一朝、男服三年一朝、采服四年一朝、卫服五年一朝、要服六年一朝。诸侯要定期拜见君王。”
“其二,天子不定期到王畿外地区巡守。巡守的时刻,周天子带着文臣、武将以及规模宏大的军队到地方或边境巡行视察。在视察的过程中。若发现当地的诸侯有违规或者异族入侵情况,由于军事力量随行,可以直接就把违规诸侯或者入侵者收拾了。”
“其三,天子可以直接任命诸侯国的公卿。《礼记?王制》说:“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
“其四,天子委派专职官员到诸侯国进行监督。”
“其五,王畿内的诸侯公卿官位不能世袭。王朝内很多王公贵族和功勋卓着的人,虽然没有在王畿之外创建封国,但是他们都会在王畿之内获得一块封地作为自己的采邑,他们就是畿内诸侯。周天子对他们的策略就是“世禄而不世位”,采邑按照宗主制可以继承,但是上一代人拼搏奋斗获得的职位是不能继承的,防止一个家族长期掌握某项权力出现会尾大不掉,威胁王权的情况发生。”
“其六,天子掌控兵权,可以无限扩军,而地方诸侯限制军队规模,大的诸侯不得超过三万,小的诸侯不得超过五千!”
“其七,诸侯国不能以大犯小,也不能恃强凌弱。如果诸侯国中有迫害百姓的事情发生,那么就起兵讨伐,废除国君。如果有不服天子管理的,也是亲自派兵入境。总之如果有违反礼仪之法的,一定要征讨,迫其削减领地,废除君王。”
……
PS:很多人受到动漫《秦时明月》影响,以为阴阳家,来自道家。可仔细翻阅史书当中,就是发现,阴阳家本就是儒家的一个分支。在《论语》当中,孔子讲述五帝和五行的关系。战国后期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就是源于孔子。
喜欢始皇帝请大家收藏:始皇帝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