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我写不下去了。
在写这本书的开始,是因为我确诊了重度精神分裂症,我不愿意去回想这些经历,但我现在的很多习惯和性格其实都来源于她,直到去年八月,我出现了幻视,我看到了年少时的自己和她,由于想象力的缘故加上这一段经历我写出了这个故事。
尽管我本人和我遇见的她最后的结局是彼此错过,但她也说过,其实已经很幸福了。
对啊,很幸福了,我在打出这句话的时候她好像就在我身旁一样,眉眼弯弯带着笑意看着我。
“又想起之前的事情了吗?其实我没有你想的那么好啦。”
但这本书的一些事,的的确确是我和她真实的经历。
现实的我比故事里的宁夏安还要纠结,我本来没有想过要给这个故事一个很好的结局,真正的一开始想好的结局其实在本书的简介里。
但出了一点意外。
不知道是不是由于想象力太过于活跃充沛的原因,故事里的“我”怎么会允许他和任琬错过?恍惚间我听到了宁夏安的反抗。我本身不愿意看到他人的真心被辜负,爱意无法寄托只能任由它流浪腐朽。
那反抗的声音应该算是那个年少的我最后的一点心愿了。
大家都很喜欢看大团圆的结局,包括我,全中国人应该没有几个不喜欢皆大欢喜的结局。
只是我经历的很多事情都不圆满,其实现在想想都无所谓。大家都开开心心的就好了。
最后一次和她见面是在2024年的2月,也是新年期间。
那个时候我和她走在衡阳湘江边,是晚上,我和她说了我还喜欢她。
当时的她只是笑笑,说我知道,我也喜欢你。
但不是爱。
我和她之间的情感很复杂,爱这个字已经概括不全,这份情感已经超脱了爱,它现在对我而言剩下的只有执念。
我们没有在一起,是因为我们的性格太过于相像而且极度内耗自我。
在故事里,宁夏安有时候说不出真心的话,在现实里我比故事里的他还要过分,甚至有时候我会说出完全违背本心的话。
我自己都很讨厌这样的我。
此外,她是知道我写了这本书的,早在去年的十月份我就和她说了。
当时是通了视频电话的,她和我说写的很好,但是不要把她写的太完美了。
那时年少的我已经完全没有继续生活的欲望了,只想着绝对消极度日,不如一死了之。
所以我会把她形容成一束光,是年少时的期盼,不,她本就是光。
所以不要写的太好。
我做不到。
爱是一件很玄乎的东西,它可以让年少疯狂叛逆的我安静思考,也可以让现在这个已经完全倾颓的我写下将近五十万字的书籍。情为何物,生死相许。
此外我为什么会写下这个故事,其实还有对于一些客观理念的思考。在当下社会,好像一份真挚的感情很少见,很难见,大家都把爱说的很简单很随意。每每当我看到这种类似的事情的时候,我会想为什么会这样。
难道我真的已经是一个脱离了时代的人吗?
心绪凄迷,我时常如此,其实一开始我是很想让自己表现得尽量活泼外向一些,在我另一本玄幻小说里我有表现出来。
但它现在断更了,因为我的文笔以及我个人性格的原因。
我的笔下或许永远走不出少年气,因为我已经算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了,这句话看上去其实也挺搞笑的,怎么才二十岁的年纪我会说出这样一句话?
哎呀,装深沉。
所有的可能性我都想过了,大家想骂就骂吧,其实我自己也常常骂自己来着。
很抱歉让大家看到这样语无伦次的解释,只是我已经很久没有情绪有那么大的波动了,倒不如说现在写下这些文字的人已经疯了。
我知道我的精神状态已经很不乐观了,因为现在的我能听到她的声音,包括我在打这行字的时候她仍然在我身旁。
我可以去治疗,我是一个疯子,我疯狂的记录回忆着过去的事情,等到哪一天我真的因为思绪无解自我了断,这就是我最后存在的证明。
或许也不会,因为我答应了她要好好生活下去。
去年的冬天,热可可很好喝,衡阳的街道也很热闹,我们一起走过了很多地方。
等到分别的时候,我说我想把我和她的故事记录下来,同时也是我最后一次说出了那句我喜欢你,我依旧很喜欢你。
“我们都是芸芸众生的普通人,或许有些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很迷茫,但是在我看来你已经很棒了。你很喜欢在课本上写随笔,那么有一天我能看到你的小说吗?”
“是我和你的故事。”
这些话我一直都记得,在这本书的简介,其实在开始我就已经想好了结局。
芸芸众生里的普通人,她总是这样说自己到最后这句话也送给了我,我从来不否认这句话。写下这句话的时候,那些我不愿意去回忆的经历全都涌现了出来,在书里我有写到这样一句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不思量,自难忘。”
我在拒绝思念回忆的时候其实就已经陷入回忆了。
芸芸众生的普通人,即使是已经烂透了的我也有权力去寻求最后的慰藉。
我不怪我的父亲与母亲,他们也有他们的难处。在故事里宁夏安已经和他们和解了,现实里我也一样。当然理解和接受是两回事,这句话也常常出现在小说里,我不能接受为什么我要经历那些痛苦的事情。
现在想来,算是咎由自取吗?
我果然快疯了。
我的人生很好了,至少没有挨饿吧,钱的话也不怎么缺,只是以后工作了就不一定啦,而且就我现在这个状态其实什么都干不好。
最重要的是,我有一份很好的回忆。
在一中的后排,靠近垃圾桶的位置,那个小阳台进门的门槛上我用笔刻下过李商隐的《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现在看来,那时的我居然意料到了现在我这副模样。在衡阳这个不大不小的城市,我特地抽了空去了一趟学校,在放假的时候。
桌椅已经全部更换了,还多出了很多我之前上学时候没有的东西。
当然,那首诗也不在了,只剩下了三个看不太清的字。
思华年。
当时的我其实已经意识到那份情感了,但碍于表达,我只能重复着一些我自己才能解读出来意思的行为。
最近有看到一篇写佛教文化的文章,里面有一个说法叫“五毒心”,用简单的话来说叫“贪、嗔、痴、慢、疑。”
我算是痴迷贪婪的人,也是疑虑嗔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