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真是好东西啊,请问卫将军,此物相比皮毛,御寒能力如何?”在座之中,陈震年纪最长,也最怕冷,露出了羡慕的神色,主动问道。
“若单论御寒能力,棉花是不如皮毛的。”周默道。
“这样啊。”陈震略感失望地道。
周默却是笑了笑道:“虽然这棉花御寒能力不如皮毛,但陈太守可不能小觑此物啊。”
周默轻轻一吹,将手中那一小团棉絮吹落地上,说道:“这棉花的好处,一是质地轻盈不压身,胜过狐皮貂皮,也无狗皮羊皮之异味。除了填充棉衣棉被以作御寒之用,还可以织成棉线,纺成棉布,其舒适度和耐用度也要远胜于麻,甚至在某些方面比丝都要强。”
“这棉布比蜀锦都强吗?不可思议……”
“二者其实不能相比。论美观,棉布自然远不如蜀锦。但锦缎虽然漂亮,但养蚕种桑的产量和效率却远低于棉,还要抽丝剥茧,蒸煮染色,纺织成缎,工艺复杂,成本高昂,所以只适合有钱人。”
“而这棉花最大的优势,不在于美观,而是种植容易,成本低廉,纺织工艺也类似于麻,比较简单,所以即便是寻常百姓也能穿得起用得起。”
“穿衣吃饭,乃民之根本。诸位别小看这小小的棉花,我大胆预言,它绝对是造福天下万民免受寒冷的国之至宝。我已经禀明丞相,大力推广种植此物,丞相也很感兴趣,当即就表示了同意。诸位现在可能还不信,且等再过几年,回头看时,一定会认同我说的话的。”
“只是,这棉花毕竟是新生事物,百姓接受程度还不高,所以前期推广工作尤为重要,丞相来信说,关中大族基本都在观望,不愿意大面积种植,所以,还需要诸位太守多多支持才是。”
马谡道:“这话说的,关中大族有自己的利益考量,可以理解,但既然是造福百姓的好东西,我们这些人自然是鼎力支持,各位太守你们说是吧?”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于是太守们纷纷表态,表示支持周默的棉花推广工作。
“饱暖饱暖,先饱后暖。”周默又叮嘱道,“前番打仗,粮草耗费甚巨,国库空虚,丞相又不愿与民争利,所以开春之后,保证粮食生产还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棉花这东西虽然好,但也得慢慢来,不可操之过急。”
说完棉花之后,众人接着又讨论了农业,修路,办学,盐铁,商贸等诸多事宜,都按照丞相府制定的施政方针,再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条理清晰地各自作了安排。
至于提防吴国魏国军队的防御工作,在新的军政分家的制度下,已经不在周默的职权范围,而是直属于襄阳都督文聘和南阳都督王平的事了。
荆州初定,各项事务繁复庞杂,一直到了傍晚时分,漫长的工作讨论才终于结束。
周默也是疲惫地打了个哈欠,宣布散会。
人们早就冻得手脚僵硬,都想马上回府里暖和暖和,便纷纷拱手告辞。
唯独南乡王肃却留了下来,没有马上离开。
“王太守还有事吗?”周默问道。
“卫将军。”王肃道,“我有一个不情之请,只是有些不好意思开口。”
“王太守但说无妨。”周默道。
王肃略带惭愧地道:“我今日见那棉衣,真是一件好东西,敢问卫将军可有多余的,我想讨要一件。”
周默笑了笑道:“我当是什么事呢,一件棉衣而已,这好说。不瞒王太守,要不是这第一批棉花样品数量太少,我早就想着给诸位太守一人来一百斤了,让你们也回去好好体验一下这棉花的好处,好帮我大力推广种植。可惜新一批货还在从长安运来的路上,一时半会儿还送不过来。”
又道:“一百斤虽然没有,一两件还是有的。我回去先让夫人们准备准备,王太守可派一僮仆,明日来我府上取便是。只是不知,王太守这棉服是准备给何人所用,我也好告知夫人,确定好斤两和尺寸啊。”
王肃道:“多谢卫将军了,实不相瞒,我父亲此时身在洛阳,卧病在床,已经快要不行了。我兄弟来信说,父亲整日咳嗽,十分虚弱,时值寒冬,正需要保暖,但父亲却是一接触毛皮就浑身起红癣,受不得就咳嗽。”
“我正准备前往洛阳看望父亲,见这棉花轻盈又保暖,所以想要讨要一件,做个棉袄,带去送给父亲,说不定能让他最后的日子好受一些。”
周默道:“王太守一片孝心,我能略尽绵薄之力,自然是乐意之至。只是,王司徒毕竟年纪大了,光保暖怕是不够,还是得早日寻访良医治病啊。”
王肃道:“司徒乃是家父在魏朝官职,卫将军切莫再提,折煞我也。”
周默道:“私下叫惯了,还请王太守不要见怪。对了,先前在军中,你父亲病重,便是山阳公帮他医好的。山阳公医术高明,你此去洛阳,可以再去找他去帮你爹看看病。”
王肃叹了口气道:“找过了。山阳公已经帮我父亲看过很多次病了,无奈我父亲年事已高,山阳公纵使医术高明,也是无能为力。对于治好父亲的病,我已不抱希望,只是希望在父亲临终之前,能够多尽些孝心,尽量让他少受些苦罢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
王肃道:“山阳公说,他知道唯有两人,可治我父亲的病,一人是谯郡华佗,一人是南阳张仲景。”
“这二位可都是神医啊。”周默惊道。
“原来卫将军也听说过这二位的名字。”王肃惊喜莞尔,可马上却是发出一声苦笑,摇头哀叹道,“唉,卫将军有所不知,华神医二十年前就已经被曹公所杀,而张神医,也已经在多年前病逝了。”
“哦。那可真是……不凑巧啊。”
等王肃离开,周默回家叮嘱夫人们,按照王司徒的身形胖瘦,缝制了一件厚墩墩的棉袄。
到了约定的第二天,王肃便准时派人来取棉袄。
拜访上官,自然不能空手,于是王肃还派人用一牛车,将自己编撰的平生最为得意的作品《孔子家语》二十七卷简牍,送给了周默,礼尚往来。
周默知道后世《孔子家语》乃是研究孔子生平的重要着作之一,无奈原本二十七卷,到现代已经遗失了大部分,只留下十卷传世。
如今得到原作者的第一手真迹本,自是喜出望外,急忙将之交给襄阳的华阳书社分号,刊刻一千册付印。
有了这一千册保底,就算再遇到秦始皇焚书坑儒,也可保证本书可以流传下去,绝不可能再失传了。
在周默心里,这份礼物实在贵重,与那一件棉袄实在不可相提并论,拿了人家的好处,周默自然也得惦记着人家的事情,于是派了几名手下,前往荆襄各地,四处寻访名医,说不定运气好,真给找到了,王司徒还有得救。
喜欢从夷陵掩护刘备撤退开始请大家收藏:从夷陵掩护刘备撤退开始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