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伤亡:三千二百一十七人。】
看到这个数字,钟奎咀嚼的动作停顿了一下。
他调出了详细的伤亡报告,仔细分析着每一个战斗减员的案例。
西路军的伤亡最高,这与王龙那大开大合、不计代价的冲击战术有关,但也换来了最高的搜救效率和物资缴获。东路军伤亡最少,陈向前和楚云飞的静默渗透战术如同手术刀般精准,但搜救范围相对有限。中路军则居中,稳扎稳打。
三千多人的伤亡,换来了二十七万人的新生。从宏观战略上看,这是一笔“划算”的交换。但钟奎知道,对于每一个牺牲的士兵和他们的战友而言,这是百分之百的失去。
他拿起笔,在战术板上写下一行字:“通令西路军王龙,注意控制战斗节奏,S2级及以上的敏捷型变异体,非必要不缠斗。如若遇到S3力丧尸,则优先呼叫重火力远程清除。人命比战功更重要。”
【消耗各口径弹药:一千三百八十万发。】
这个数字同样触目惊心。平均每天消耗一百七十多万发子弹。照这个趋势下去,等抵达兰州时,他们就可能就已经陷入弹药危机。
“节约弹药”的命令必须被更严格地执行。他再次提笔:“命令各部,清剿S0、S1级丧尸,优先使用步枪精准点射,严禁无意义的火力覆盖。地形合适的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使用主战坦克冲撞与碾压丧尸,不过要注意及时清理履带内的丧尸骨肉。”
他放下笔,喝了一口已经有些温凉的牛奶,奶味在口腔里弥漫开,却无法驱散心中的沉重。他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眼前不再是数字,而是一幅宏大的、流动的画卷:部队如幽灵般穿行于晨雾笼罩的村庄,坦克在尸潮中犁开血路,士兵在废墟中为幸存者递上一罐热食……以及,“青石镇事件”里,那冲天而起的、审判的枪声。
八天,他们前进了几百公里,直线距离西安仅剩一百余公里,距离最终的目标兰州,直线距离还有六百多公里。
钟奎睁开眼,眼中已再无疲惫,只剩下绝对的冷静和清醒。他将最后一口馒头塞进嘴里,然后拿起了通讯器,接通了参谋部。
“通知各集团军的军长,一小时后召开线上作战会议。议题:调整‘昼搜’任务强度,以及……关于如何绕过西安的初步方案。”
这支七十三万人的队伍,能否看到兰州的日出,全系于他一人的决断。而他,早已为此做好了觉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