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文化广场灯火通明。数万名幸存者密密麻麻地坐在广场上,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期待和不舍。明天,他们就要离开这座给了他们安全的县城,踏上未知的征程。
钟奎站在主席台侧边,清秀的面容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沉静。他的目光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心中涌起复杂的情感。这些人,从最初的惊恐绝望,到现在的团结有序,每一张脸都见证了这段不平凡的历程。
“同胞们!”赵德柱的声音通过扩音器在广场上响起,“今晚,我们举行'抗尸统一战线文艺演出'!这是我们在临武县城的最后一夜,让我们用歌声和欢笑为这段美好的时光画下句号!”
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在这个末世的夜晚,文艺演出不仅仅是娱乐,更是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支撑。
“现在,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第一个节目——《十送红军》!”赵德柱激动地宣布。
舞台灯光暗下,只留下几束柔和的光束。一阵悠扬的笛声响起,如泣如诉,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不舍。紧接着,十几名演员缓缓走上舞台。他们穿着朴素的服装,有的扮演送别的乡亲,有的扮演即将远征的战士。
音乐响起的那一刻,整个广场陷入了深深的静谧。那熟悉的旋律,承载着太多的情感和回忆。
“一送红军下南山,秋风细雨扑面寒…”
女演员的歌声如山泉般清澈,却又带着浓浓的离愁别绪。她的声音在夜空中飘荡,触动着每一个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台下的观众们不约而同地安静下来,许多人的眼睛开始湿润。这首歌,在这样的时刻,在这样的情境下,有了更深层的含义。
“二送红军大路旁,…桌上摆着送行酒…”
男演员们的合声加入进来,声音浑厚而有力。舞台上,演员们用简单的道具和真挚的表演,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红军长征时的送别场景。
钟奎静静地看着舞台上的表演,心中思绪万千。作为一个历史业余爱好者,他深深理解这首歌背后的历史意义。当年的红军,面对着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毅然踏上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道路。而今天,他们面对的是更加可怕的丧尸危机,同样要踏上充满未知和危险的长征之路。
“三送红军上大道,锣儿无声鼓不敲…”
歌声继续飘荡,演员们的表演越来越投入。台下的观众们也被深深地感染了,许多人开始轻声跟唱。整个广场仿佛成了一个巨大的合唱团,数万人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形成了震撼人心的和声。
陈向前坐在军官席上,这个铁血军人的眼中也闪烁着泪花。作为一名职业军人,他对这首歌有着特殊的感情。当年的红军将士,用血肉之躯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开辟了道路。今天的他们,同样肩负着拯救人类文明的重任。
“四送红军过高山,…撒下种子红了天…”
楚云飞轻轻地摇着头,跟着节拍打着拍子。这位师长脸上露出了深深的感动。在他看来,这样的文艺演出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憧憬。
王龙这个粗犷的汉子也被感动了,他用手背擦了擦眼角,嘴里嘟囔着:“妈的,这歌真是太他娘的催泪了…”
“五送红军澧水河,…捎信多把革命说…”
舞台上,演员们开始模拟渡江的场景。他们挥舞着象征船桨的道具,表演着红军战士勇敢渡江的情形。台下的观众们看得入神,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激流汹涌的江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