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的夕阳已经完全沉下地平线,黑夜降临。
临武县城外的三个阵地上,战士们正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战后清点工作。
医疗兵们背着医疗包在战场上穿梭,寻找伤员并进行紧急救治。担架队员们将重伤员小心翼翼地抬向野战医院,轻伤员则在就地包扎后继续参与清理工作。
A阵地上,邓圣明神色凝重地接过一份份伤亡统计表。他的手指轻抚过那些熟悉的名字,其中有小部分是跟随他多年的老兵。一名参谋军官匆匆跑来报告:“师长,我们A阵地此次战斗伤亡九十三人,其中阵亡四十二人,重伤三十一人,其余轻伤。”
邓圣明点了点头,强压下心中的沉重,转身向指挥所方向走去。
B阵地的情况也大致相似。陈向前的脸上难得露出一丝疲惫的神色。一名军官向他汇报:“军长,我军此次战斗伤亡一百零八人,其中阵亡五十三人,重伤三十五人,其余轻伤。”
陈向前默默地接过报告,那张刚正不阿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C阵地上,王龙正在大声安慰着自己的部下们。
这个粗鲁暴躁的汉子在面对战士们时却展现出了难得的温柔一面:“兄弟们,死去的弟兄们是英雄,受伤的弟兄们也是英雄!咱们今天打了一场漂亮仗,为死难的同胞报了仇!”
楚云飞在一旁温和地补充道:“今日之战,虽有伤亡,但意义重大。这是我们‘长城计划’路上的第一仗,打得漂亮。”
各阵地的伤亡统计很快汇总到了总指挥部。钟奎站在指挥所内,那双眼睛仔细扫视着每一份报告。
总计伤亡三百一十七人,其中阵亡一百四十八人,重伤一百一十九人,其余轻伤。相对于歼敌近二十万的战果,这样的伤亡比例堪称奇迹。
“传我命令,”钟奎的声音在夜风中清晰传播,“各部立即撤回阵地,安排轮班休息。伤员优先安置,确保每一个受伤的战士都能得到最好的医疗照顾。阵亡将士的遗体要妥善安放。”
战士们开始有序撤回三层阶梯工事。
第一层阶梯上,轻机枪组的战士们将武器擦拭干净后小心放置,然后在战友的帮助下清理着枪管中的残留物。
第二层阶梯上,重机枪手们正在更换已经过热的枪管,金属冷却时发出的“嗤嗤”声在夜晚显得格外清脆。
第三层阶梯上,士兵们正在整理散落一地的弹壳,这些金属的见证者述说着刚才那场战斗的激烈程度。
各级指挥官开始安排轮班休整。考虑到丧尸的习性和可能的夜间活动,每个阵地都必须保持三分之一的兵力处于战备状态。哨兵们被安排在关键位置,戴好夜视装备密切监视着县城方向的动静。
大约在晚上九点钟,当大部分战士都安排好休息后,钟奎通过无线电向各部下达了新的指令:“各部队连级以上军官,立即到总指挥部集合,召开战术研讨会。”
不到二十分钟,指挥所内就聚集了上百名军官。邓圣明、陈向前、楚云飞、王龙等师长级别的军官坐在前排,李国强、张秦等团长、连长们坐在后排。
昏黄的灯光照亮了每一张疲惫但依然专注的面孔。
钟奎站在简易的军用地图前,手持指挥棒,开始了他的战术总结。“诸位,今天这场战斗我们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更重要的是从中总结出一些宝贵的经验教训。”
他指向地图上标注的三个阵地位置:“首先,三层阶梯野战工事在对丧尸作战中表现出了极高的有效性。第一层阶梯负责近距离拦截,第二层提供火力支援,第三层进行远程打击,这种纵深防御体系最大化地发挥了我们的火力优势。”
王龙粗着嗓子插话道:“钟总指挥说得对!老子今天打得痛快,这种打法比平射阵地强多了!”
楚云飞温文尔雅地补充道:“三层阶梯确实能够形成交叉火力网,而且即使低层阵地短兵相接,高层阵地仍可居高临下为短兵相接区域提供火力支援。这种设计非常科学。”
钟奎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因此,我建议各部在今后如果要跟丧尸打野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采用这种三层阶梯野战工事。当然,具体的构筑方式要根据地形和敌情灵活调整。”
陈向前那张刚正不阿的脸上露出思考的神色:“总指挥,这种工事构筑需要大量时间和人力,如果遭遇突发情况该如何应对?”
“很好的问题。”钟奎赞许地看了陈向前一眼,“这就要求我们在战役规划阶段就要充分考虑工事构筑的时间因素。所以我们必须有足够的预警时间。”
邓圣明举手发言:“总指挥,关于工事构筑的标准化问题,是否需要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
“这个建议非常好。”钟奎在地图上画了几个示意图,“我会安排工兵部门制定详细的构筑手册,包括壕沟深度、射击死角、火力配置等技术参数,确保各部都能快速构筑出标准化的防御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