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密级:公开
文件编号:78/ZS/STRAT/2025-001
呈送:全国人民
发文单位:第78军军部
撰写人:钟奎(少校参谋)
日期:公元2025年6月01日
标题:生存之路:丧尸危机后的军事战略总纲(草案)
摘要:
本文件旨在分析当前丧尸危机爆发后两个月的国家战略困境,评估敌我态势,并提出一套以战略收缩、巩固后方、恢复生产、积蓄力量、最终反攻为核心思想的总体军事战略框架。文件强调,鉴于丧尸数量的绝对优势及其持续进化特性,传统军事思想与战术已部分失效。当前人类幸存者面临严峻生存压力,人口基数锐减至历史低点(约占危机前1%-2%),而丧尸数量保守估计为幸存者的50至100倍。面对此空前浩劫,唯有放弃人口稠密、已沦为丧尸海洋的东南部地区,战略转移至地理、资源条件相对有利的中西部,建立稳固战略后方,集中力量恢复军工生产,实现武装力量的有效动员与扩充,方能在与持续进化的丧尸威胁对抗中,为国家与文明争取生存空间与最终胜利的可能。此战略窗口期极为短暂,亟需各军区最高决策层展现决心,统一意志,果断实施。
一、 引言:危机现状与战略挑战
自“灾变日”起,至今已历时约两个月。这场席卷全球的丧尸危机,其规模、烈度及后续影响,已远超任何历史上的战争、瘟疫或自然灾害。国家机器在初期遭受重创,社会秩序崩溃,人类文明遭遇断崖式跌落。根据现有情报与各方零散数据综合推算,我国幸存人口总数可能已跌至1400万至2800万之间,仅占危机前总人口的1%-2%。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国范围内的丧尸总数或已达到惊人的十三亿规模,形成了对幸存者数十倍乃至百倍的数量绝对优势。
更为严峻的是,本次危机呈现出与过往战争理论截然不同的特性:
1. 敌人特性迥异:丧尸作为主要敌人,无恐惧、无疲劳、无后勤需求,其攻击纯粹基于本能驱动,且数量庞大,可通过感染迅速补充“兵力”。这使得诸多基于杀伤敌人有生力量、打击敌人后勤、瓦解敌人意志的传统军事理论与战术效果大打折扣。例如,挖掘战壕此类传统防御工事对于不畏死亡、能以“尸海”战术冲击防线的丧尸群没有效果。
2. 威胁动态升级:现有观察证实,丧尸并非一成不变。其存在进化现象,已观测到如S1、S2(力/敏)、S3(力/敏)等不同级别的变异体,在速度、力量、感知甚至指挥能力上均有显着提升。此进化趋势若持续,将对人类现有防御体系与武器效能构成指数级增长的压力。丧尸的持续进化,是悬在所有幸存者头顶的最致命利剑,也是迫使我们必须进行根本性战略调整的核心驱动力。
3. 人类力量恢复的困境:人类力量的增长主要依赖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组织动员,恢复工业生产,扩充武装力量;二是通过自然生育恢复人口基数。然而,人类的生理生长周期长达十数年,在当前朝不保夕的生存环境下,依靠生育恢复人口以对抗丧尸威胁,在战略时间尺度上不具备现实意义。因此,短期内乃至中期,人类力量增长的唯一有效途径在于最大限度地动员现有幸存者,并尽快恢复关键工业生产能力,尤其是武器弹药的自给自足。
综上所述,我们正处在一个极其危险的战略十字路口。旧有的战略思维与部署已无法应对眼前的灾难。若固守传统,分散力量于已被丧尸淹没的广大区域,无异于坐以待毙。必须基于现实,以理性分析为基础,制定一套全新的、适应当前末世环境的生存与发展战略。
二、 敌我态势分析
(一) 我方面临的挑战与劣势:
1. 人口基数锐减:幸存者数量极少,且分散于各地,难以形成合力。
2. 资源匮乏:粮食、药品和日用品方面暂时没有问题,各地区现有储备足以支撑数年。然而武器弹药等军用物资消耗巨大,补给困难,生产体系大面积瘫痪。
3. 丧尸数量绝对优势:数十倍于我方的数量差距(若只计算军人与丧尸的比例则更大),使得任何正面、消耗性的战役都难以承受。
4. 丧尸持续进化:威胁等级不断提升,未来可能出现更强大、更具智慧的变异体,对我方构成更大挑战。
5. 内部整合困难:各地幸存者聚居区、军事单位可能存在各自为政、信息不畅甚至内部冲突的风险(注:如羊城军区内部存在的派系分歧),严重削弱整体抵抗能力。
6. 传统工业与基础设施瘫痪:东南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受灾最为严重,大量工业设施被毁或被丧尸占据,恢复生产困难重重。
(二) 我方拥有的潜力与优势:
1. 智慧与组织能力:人类拥有丧尸无法比拟的智慧、创造力与组织协调能力。只要能有效整合,就能形成强大的集体力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2. 科技与武器:我们仍掌握着远超丧尸的科技水平与制式武器装备,虽然弹药是瓶颈,但只要能恢复生产,武器效能依然是对抗丧尸的关键。
3. 残留的军事力量:自从第一波动员之后,国家有不少的军队存在,具备基本的组织架构、战斗经验和纪律性,是组织抵抗的核心力量。
4. 幸存者的求生欲与动员潜力:经历浩劫后,幸存者对安全和秩序的渴望极为强烈,具备极高的动员潜力,一旦给予希望和组织,可转化为坚定的战斗力量或后勤生产力量。
5. 地理空间与战略纵深:我国幅员辽阔,尤其胡焕庸线以西地区,地广人稀,地形复杂,具备建立战略后方、进行持久抵抗的地理条件。
6. 有限的战略窗口期:虽然丧尸在进化,但其高级变异体的比例目前尚低,上千万规模、有组织的尸潮尚未完全形成或有效协同。我们必须抓住这个短暂的窗口期,完成战略调整和力量积蓄。
三、 战略总目标与指导方针
(一) 战略总目标:
确保龙国民族与人类文明在本土的延续与存续;逐步遏制并最终清除境内的丧尸威胁;为未来的文明复苏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