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宋徽宗之后,仅留下三师,三公已是被取消,而三师也被改成了三公。
可见,这三师之地位,到底有多高了,而帝师之尊,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可即便是如此。
众朝官们也都没有人敢站出来,说他愿意学一学李禺,以一人之力退突厥数十万大军者。
这事,没有人能做到。
这些人,只是普通人罢了。
他们不是修练者,也不是拥有绝世武艺之人。
文官且是如此,哪怕就是这些武将们,也都是如此。
李禺扫了一眼所有人,正欲再次说话之时,李世民也再次开口了,“今日之事,不管是有人推动的也好,还是你们本意如此也罢。但朕还是那句话,只要你们能做到国师做到的事情,哪怕就是谁要是劝说突厥降我大唐者,朕同样也会尊他为师。”
“国师虽未替我大唐攻得一城一池之功,但就那件事情,谁能做到?诸位即然不说话,那今日之事,谁要是再敢提者,朕绝不会再像今日,一定会严惩于他。朕封赏国师,大家虽说有很大的意见有想法,但国师曾救得朕之性命。”
“还有,朕当初还是秦王之时,朕就与国师关系甚好。而且,朕与国师之间的关系,以及一些事情,也并非你们所能知道。而如今,你们事事针对国师,亦是在针对朕!朕封赏国师,并非头脑一热而封赏的,乃是朕思虑了一个月后,才决定如此封赏国师的。”
“所以,朕希望从今日之后,任何人不得擅议国师,如谁还敢乱言国师者,朕绝不饶他!”
李世民话说到这个地步了,众朝官们顿时面面相觑。
有人小声议论。
有人心里不甘,时不时的看向别人。
有人希望有人站出来反对李世民这个定论。
有人更是希望,有人直接反对李世民的这一番言论。
可是。
没有人愿做这个出头鸟。
哪怕就是身李世民的大舅子的长孙无忌,此刻也是闭嘴不言,脑袋低垂,一句话也不说。
都是聪明人。
谁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的。
李世民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谁又会真的不珍惜自己的前途呢。
好在最喜欢犯颜直谏有魏征不在。
要不然,魏征说不定还真就会跳出来反对不可。
李世民登基之前,为了安抚天下众将,以及安抚自己父亲李渊的部将,还有太子等一系人的部将,派了不少了离开长安,去往各地安抚。
而魏征,就被李世民安排去了河北,去安抚李建成以及李元吉的旧部。
随着李世民的话说完后,本欲让内侍总管说散朝之时。
李禺向着李禺抱了抱拳,看向众朝官们后说道:“陛下对贫道的看中,贫道感激。”
李世民微微一笑,回应了李禺。
李禺点了点头,回过头来,看向一众朝官。
“贫道现在还能自称贫道,说明贫道还不愿跟你们翻脸。如哪一日贫道自称本道之时,那说明贫道心里不舒服了。如贫道心里不舒服了,即便是陛下有所拦,贫道也会随本意行事。你们身为朝中大臣,不去想如何让天下的百姓家里增粮,口袋里增钱之事,却是在这里想着如何革除贫道头的这些头衔,贫道想不通。”
“即为官者,当以百姓为重。百姓受穷,那是你们这些官者有罪,百姓受苦,那是你们这些官者有罪,百姓受难,那更是你们这些官者有罪。”
“今日,贫道把话放在这儿,朝中之事,贫道不参和。但贫道还有一句话得放在这儿,如你们这些为官者敢欺辱百姓,贫道手中的这把陛下所赐的律剑,绝对会砍在你们的脖子上。”
话说完。
李禺也不想多废话了,直接向着李世民行了一个礼,很是从容的往着大殿外走去。
喜欢龙鱼河图请大家收藏:龙鱼河图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