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价格,已经很低了。再低,我们工厂就要亏本了。”吴克清满脸为难地回道。
陆泽直接反怼道:“吴厂长,我给你的那个本子,档口进货价才三块多。
你现在出厂价就报六块,看来是很没有诚意啊。
勇强哥,刘川,我们走吧。”
说着,就要转身离去。
“哎哎,小兄弟,生意慢慢谈嘛。
总要有个有来有往,讨价还价的过程啊。”吴厂长忙劝阻道。
陆泽没有去讨价还价,而是再次语出惊人:“吴厂长,我前面说一万本,只不过是试探一下你的诚意。
其实,我们真正的投产量,是十万本。
这批货,是直接出口日韩的,要是按照你的价格,那我还有什么利润?”
“十万本?”吴克清惊呼道。
开厂这么多年,同一个产品投产十万本,也算是一个特大的订单了。
突然来笔大生意,让吴厂长激动不已。
于是连忙带着歉意解释道:“小兄弟,前面是我不对。
我给你说个实在价格,四块,真不能再低了。
档口那个价格,肯定是尾货处理的价格。
以这个本子的精美程度,出厂价怎么都不可能低于四块的。”
“吴厂长,我还是没有看到你的诚意。
那我就再展示一下我的诚意吧。”说着陆泽又拿出了礼盒套装手账本的那个精美设计图。
吴克清不明所以,问道:“这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刚刚那个是简约版本,这个是精装版。
两个本子一样,都是投产10万本。”陆泽淡定地解释道。
吴克清听这话,激动地都要跳起来了。
两个本子各生产10万本,加起来就是20万本了。
这订单来的如此迅猛,吴克清觉得这幸福感都有点不真实。
他马上补充道:“三块五,这是最低最低的价格了。
再低,我就无能为力了。”
“吴厂长,我的心里价位,这个简约版三块,这个精装版四块。
如果做不到,我就只能去找其它工厂合作了。”陆泽斩钉截铁地回道。
吴克清很纠结,很犹豫。
陆泽报的价格,虽然多少还有的赚,就是利润已经被压低了很多。
他不知道该不该拒绝陆泽,生怕拒绝后,陆泽就真的会去另请高明。
吴克清自己知道,在义乌像他这样规模的印刷工厂,至少还有二三十家。
万一把陆泽这个大客户,推到竞争对手那里,岂不是资敌?
见吴克清还在纠结,陆泽又补了一刀:“吴厂长,这个产品,只是国外客户对我们的测试。
如果这批产品做的好,后续还有更多的订单。
到时候的订单产量,就不止十万册了。”
陆泽一点一点的抛出诱饵,让吴克清纠结的不行。
一方面是订单量越来越多,再把价格报低,岂不是会少赚更多。
另一方面,又担心报的价格陆泽不满意,直接损失了他这个大客户。
对于陆泽的底价,他犹豫再三,最后还是答应下来。
“行,就当是薄利多销,你说的价格,我们做了。”
吴克清在赌,赌陆泽所说的订单,都是真实存在的。
这种事情,只能搏一把,签合同都没用。
如果真是假的,你难道还能垮越天南海北,去打官司不成?
可万一要是真的,那陆泽就是一个长期稳定的大客户了。
这是多少印刷厂老板,一辈子都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吴克清就这样,一步一步落入了陆泽设定好的套路陷阱里面。
不是他不够精明,也不是他看不出陆泽在用套路,但他就是想赌这一把。
因为赌输了,也亏不了什么。
要是赌赢了,钱可就不少赚了。
这其实是陆泽故意引导的结果,整个谈判过程,他都全程掌控着节奏。
商业谈判或生意讨价还价,最忌讳的就是顺着对方的思路走。
别看见人家说点什么,就想着去正面回应、反驳、争论,其实大错特错。
完全没必要那么做,丝毫都别去回应对方,只要自顾自地说自己的话,一步一步引导、掌控谈判节奏就行。
如果对方不上套,就再把话语重复一遍,千万别掉进和对方的争辩纠缠之中。
这样的谈判方法,总比你正面去争论,去反驳,去回应,来的有效可行。
“吴厂长,不过我有话说在前。
我这批货,是做出口贸易的。
所以,你得帮我先生产出一批样品出来。
我好空运给客户确认质量,然后人家才会下订单。
等订单生产完成,还要通过海运发货过去。
客户收到货后,才会支付尾款。
因此,外商那边有个结算账期。
所以咱们之间,也要有个结算账期。”
不过你也别担心,生产之前,我会支付20%的定金给你。
等到外商客户确认收货后,把钱打过来了,我马上就可以给你结算。”陆泽耐心地做着说明。
吴克清一听,顿时着急起来:“账期?要多久?”
“一个月左右,最多不超过两个月。”陆泽肯定地回道。
这下,吴厂长纠结的更狠了。
陆泽最后的补充,瞬间给他浇了一盆冷水。
这样操作,对他们厂来说,风险实在太大。
万一陆泽是个老赖,那绝对会影响工厂的运营现金流不可。
“20%的定金,比例太低了。至少要百分之50%的定金”吴厂长为了保险,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陆泽还是没有正面回答他,而是继续补充道:“吴厂长,20%的定金是我能争取的极限。
不过你别担心,十万本的订单量,也不是一次性投产,应该会分三四次进行。
这样,你的风险就可控了。
其它的我也不多说,如果没问题的话,我们随时可以签合同。”
所有的诱饵已经抛出,对方接不接就看他自己了。
陆泽也是没办法,全身上下就一万多块钱,还能指望他能有什么大动作不成?
他只有采取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方法,去解锁手帐生意。
先拿这一万多块钱,忽悠一批样品出来。
然后拿样品,去各地铺货进行预售。
等预售收到钱了,再来支付定金投产。
收到预售款再投产,陆泽完全可以百分之百付款的。
但他可不会那么傻,哪个生意不压点账期。
他压个一两个月,已经很良心了。
多少行业,账期动不动就压个半年一年的。
甚至,很多老赖频出的行业,拖着好几年不支付,都时有发生。
陆泽压账期,也是为了给自己多留点流动资金。
等铺全国市场的时候,有资金支持,就会快上很多。
看着纠结的吴克清,陆泽再不多劝说,把选择权全交给他自己。
这时候说的越多,就显得自己越像骗子。
什么都不多说,反倒会让对方感到自己一点都不着急。
你不着急,着急的就是他了。
一旁的赵勇强和刘川,看着陆泽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的样子,又是好笑,又是吃惊。
神特么出口贸易,狗屁的外商订单,都是陆泽忽悠出来的。
不过陆泽的这一手四两拨千斤的功夫,彻底刷新了刘川和赵勇强的认知。
------------
PS:二合一章节,等的人赚到了。
明天继续,三更献上,大家多多支持。
喜欢梦回那年盛夏请大家收藏:梦回那年盛夏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