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说国主,多么英明神武的人,愣是被她萧清卓给耍的团团转!这不是为色所迷是什么?英雄难过美人关呐!”
“就是!如今国主连性命都丢了,她还不许人去河对岸报仇!竟是怀疑起郑统领来,还将人扣了个屎盆子杀了!要我说,对面那头说不定就有她相好的!要不怎么就对国主的死无动于衷呢!”
“对对对,咱们都哭得抽抽了,她连滴眼泪都没掉!心狠至斯啊!”
“我看分明就是她跟对岸的合谋害死了国主!不然怎么赴约的是国主而不是她?”
也有见他们说得离谱的将军道:“也不一定啊,公主岂会在你我面前哭泣。我猜,定是那泰越帝不守信用,假意和谈却暗下杀手!”
“那也是她识人不明导致的!反正咱们兄弟在她手底下且得小心着点!”
……
郑熙站在帐外,默默听着,牙齿把嘴唇咬出了血。
嫂嫂方才在空无别人的灵堂里伤心垂泪,不似作假。况且她也并不知道我回来了,无需装模作样。说她与人合谋害死兄长不太可信,倒是有可能被人骗了,那人一定很受她信任,
夏末!
郑熙没惊动帐内的人,运起身法悄悄离开了。
而受周康之命跟踪郑熙的两个手下,在她出军营之后就跟丢了,只好回去复命。
周康听了后,总觉得不对,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再加上萧清卓正跟郑华文独处,他不太好去打扰,万一是他想多了呢?就没上报。
就因如此,后来发生的事让周康追悔了一辈子。
郑熙在军中多方求证过后,认定是夏末利用萧清卓和郑华文想要投诚的想法,就设计约他们出来和谈,提前在和谈地点埋伏了人手,打算一网打尽。萧清卓因为才生产不久身体不适,孩子也还小的原因未能前去,夏末的计谋于是只成功了一半,害死了她的兄长。
郑熙恨夏末恨得不行。连带着对萧清卓也产生了怨怼之心——要不是她总想着要归顺朝廷,说不定兄长早就杀到灵都城了,夏末哪还有迫害兄长的机会!
郑熙一声招呼都没打,独自一人摸去了对岸朝廷大营。
朝廷大营这边自泰越帝驾临之后防范得更加严密。三步一人五步一岗,半个时辰一轮值,左右互相都是熟面孔,为的就是防备奸细混入。虽然军营里头已经有了奸细,且还未被揪出来,但是,防范森严总比漏网的筛子要强吧,一个奸细就够头疼了,要是混进一大堆奸细这仗也不必再打了,直接投降还能省点力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话说远了,总之就是朝廷大营防范森严,夏末的大帐又是被重重卫帐保护的,抬眼望去全是士兵,任凭郑熙身手多敏捷也不可能不惊动任何人进去。除非她会隐身,或者,有内部人员替她打掩护。
郑熙当然不会隐身,她联系了那个奸细。
这个奸细不是别人,正是夏末召集将领开会时其中的一个。演戏演得那叫一绝,愣是没叫人看出破绽来。
此人姓关,人称关山郎,年幼家破,混着百家饭长到十几岁从了军,记事主簿问他本名却说不记得了,只知道从山里来的,就此得了关山郎的浑名,并充作大名用。
其实,他本姓郑。是郑阙行年轻时的妾室所出,不受宠,早早就被投入训练营磋磨,大名已不可考,只有代号,三。
论理论血缘,郑熙得要叫他一声王兄。然而,进了训练营的都是被抹去过往的人,不存在从前,只有服从上级。
郑熙从前也是如此,只不过她有个疼她的好兄长当了太子,求了郑阙行把她赦免出来才算得了自由。熙这个名也是她兄长替她取的,是希望她脱离黑暗未来一片光明的意思。
可以说是郑华文给了郑熙新生,再没有谁能比得过她兄长在她心里的分量。所以郑华文的死对郑熙的刺激很大,仇恨燃烧了她所有的理智,一心只想着要为她兄长报仇,即便是这数万人的大营,她也要闯进去跟夏末拼个你死我活!
喜欢人有失蹄请大家收藏:人有失蹄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