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早前徐员外他们看到的黑影,并不是他们的幻觉,而是魏校尉在那房檐上蹿腾。
至于那阵阵妖风,却不知究竟从何而来,也许正是天意,是为了给魏大眼营造一个便于下手的恐怖氛围。
说话间,魏大眼就能把徐灿捉住,问出真相来了,这背后却又出现了一个拦路虎。
却不是别人,正是丹阳尹的帐下参军,李方明是也。
宋齐受丢的蹊跷,过了这么长时间,竟然还没有丝毫音讯。照实说来,颜翊虽然并不想要帮他们寻找宋齐受的下落,可这样一位朝廷命官,来到丹阳,恐怕还没有一天的工夫,就消失的无影无踪,确实是怪事一件。
他也在丹阳城内派出了几路人马,遍寻宋氏的踪迹,奈何就是连他身上的一根毫毛,也寻不到。
更别说,宋齐受此番前来,还带着许多亲兵,竟然也跟着他一并消失在丹阳的广阔大地上。
这么一伙子人,足有十几个,怎会一夜之间,全然消失,只能有一种可能,他们是被人杀了。
谁会杀他们,按照现在看来,毋庸置疑,只能是徐灿。
在双方争斗的时候,徐灿的人占了上风,他们将宋齐受的人马,挨个斩杀,并且藏到了不为人知的地方。
能够闹出这样大的动静,还把尸体藏得好好的,放眼丹阳城,徐灿徐老爷他是有这个能力的。
如果颜翊没有搭救智妃,此时,他恐怕早就找到徐灿,去打探宋齐受的下落了。
可是偏偏有个智妃,他无法眼见着美人落难,更不愿把她交给徐灿。为了隐藏她的踪迹,只能选择置身事外。
况且,他的手里还有谢超宗的案子要料理,实在是没有多余的时间兼顾诸多事项。
经了那一夜几人的秘密商议,颜翊决定,让李方明暂且跟着魏大眼,盯紧了他的一举一动,务必要保证徐灿的安全。
只因的,这位仁兄,此前已经有潜入徐府探查情况的前科。若是实在找不到宋齐受的消息,难保他不会故技重施。
没成想,才过了两天,魏大眼果然就向徐灿出手了。
李方明当然不能让他得逞,只是,他也钦佩魏大眼的为人,认为他是个难得的好汉,不愿让他栽倒在徐灿这样的人手里。趁着魏大眼还没有与徐灿碰头,他就先行一步,把他拉到了一边,阻止了魏大眼的下一步行动。
李方明将前前后后的利弊得失,都和魏大眼讲的很清楚,当然也不是真心话,而是他们早就商量好的说辞。
无外乎是奉劝魏大眼不要匆忙下手,得罪了徐灿。府衙这边现在已经动用了各方力量,寻找宋将军的下落云云。
魏大眼其实并不相信,可无奈,自己的计划已经被人发现,想要摆脱李方明再行其事,不是那么容易的,也只得暂且作罢。
二人就这样又行了一段路,也算是护送着徐灿回府,正巧撞见了那石桥上的一幕。
于是就有了仗义相救,同返府衙的故事。只是,这麻烦事还多得很。
夜已经极深,可颜翊还没有歇息的意思,有一搭无一搭的和陆淹闲聊,顺便等着李方明回府。
却怎知,李参军一个人出去,带回来两个人。
除了一早就认识的魏大眼,竟然还有一个目光呆滞,衣衫褴褛的青年。
几人赶忙凑到一起,上下打量,那青年就这样呆呆坐着,一言不发。
“你是说,这人是宋齐受带来的亲兵之一?”颜翊饮了一口热茶,面向魏大眼,惊奇道。
“是,这人名唤斛斯徵,原本是北境的鲜卑人种,被宋将军特意招募,来到了将军府供职。体格强悍,最是个能征善战的。”